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感悟 > 清华讲话感悟(汇总22篇)

清华讲话感悟(汇总22篇)

作者: QJ墨客

演讲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整理思路,提升演讲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对于想要提升演讲技巧的人来说,阅读优秀的演讲稿范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清华大学考察重要讲话心得感悟

心怀“国之大者”唱响“青春之歌”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十足的信心去奋斗、去耕耘、去创造,心怀“国之大者”,唱响“青春之歌”。

唱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青春正能量,怀揣“忠诚如一,初心久久”的为民大志。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奋斗的航向,为人民服务是坚定如磐的初心。从女红军的“半条被子”看为民深情、到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里的爱民真心,到焦裕禄“治理兰考三大害,蕴浓党民鱼水情”的公仆情怀,再到王伯祥“拎着乌纱帽干实事,誓与贫困斗到底”的坚韧无悔,都是感动人民的忠诚心、是凝聚民心的正能量。广大青年干部当以先进模范为榜样,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尚品格,积极投身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脚上多沾泥,肩上多挑担,心上多挂牵,怀揣“乐民、利民、惠民”的为民大志。

唱响“生逢盛世,肩负重责”的时代主旋律,砥砺“鞠躬尽瘁,尽心尽力”的担当大德。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心手相依、并肩而行,书写了抗疫史诗,夺取了脱贫胜利,我们为日益强大的祖国而欢欣自豪,我们为壮阔美丽的远景而激动不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身处“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发展关键期,广大青年干部要用力唱响“生逢盛世,肩负重责”的时代主旋律,让青春的旗帜飘扬在奋斗的征程上,让青春的汗水挥洒在拼搏的天地里。立足于自身岗位,响应好时代召唤,担当起使命责任,在乡村振兴的“新考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保持赶考姿态,砥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担当大德。

唱响“实干笃行,不负韶华”的昂扬进步曲,实现“抱负不凡,步月登云”的复兴大任。从救国救民到独立自主,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富强,实干当先、务实为要的奋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追逐梦想、实现远景的美好期盼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时”与“势”在我们的一边,“机”与“遇”就在我们的眼前,广大青年干部要鼓足干劲、铆足拼劲、充足底气、昂扬信心,唱响“实干笃行,不负韶华”的昂扬进步曲,紧跟党的步伐、贯彻党的主张,全力以赴“为党分忧、为民奉献、为国尽责”,让心之所向成为身之所往,不惧未来道远路长,不惧挑战勇往直前,用青春之我奋勇前进,用奋斗之我建功立业,实现“抱负不凡,步月登云”的复兴大任。

清华大学考察重要讲话心得感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对青年谆谆告诫,“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认真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青年当在不懈奋斗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青年当扎根中华大地,绽放男儿风骨、志气。“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世界归根结底还是青年的,青年要自觉增强“接班人”意识,以“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标准,涵养“青出于蓝”的志气,在栉风沐雨的实践中,不做“温室之花”。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等不靠不要”,扎根中华大地,在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之中,洗去“骄娇”二气,绽放好男儿的风骨、志气。不断砥砺意志品质,赓续红色基因,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用行动诠释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要勤于加强__研读,善于从__中汲取信念和力量,如一代代优秀青年那样,只要祖国一声召唤,只要祖国需要,“打起背包”就出发,毫不犹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奋斗中激昂青春的热血,绽放青春的风采,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年当在不忘初心中奋力扛起使命担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有人未战先怯,困难和挑战被无限放大,变成了不可逾越的“绊脚石”。有人选择迎难而上,困难和挑战在苦战鏖战中终究弯下了腰,成了成长成才的“垫脚石”。新时代的90后、00后们,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经受了锤炼,收获了成长,在与困难挑战的搏击中,初见风骨,初显胆色。“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十四五”擘画的宏伟蓝图不会轻轻松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会在敲锣打鼓中实现。青年要勤于在攻坚克难中见血性,在拼搏奋进中见意志,在为民担当中见情怀。初心不忘,使命永在,气象一新,将青年人的朝气、活力、创造、激情,与远大理想、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就一定可以成长为青年人应有的模样。

青年当对党绝对忠诚,矢志为民奉献。“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于党,不负人民应当成为新时代青年的不二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这世界有光明大道也有羊肠小道,有正路也有歧路、歪路、斜路。面对思想多元化、信息碎片化等带来的挑战,青年尤其要时刻加强思想锤炼,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定盘星”融入血脉灵魂,在实践的砥砺中不断祛除思想上的“杂质”,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为民担当尽责,种好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田”和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自留地”,走出一条新时代共产党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无悔人生。

清华大学考察重要讲话心得感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谋新机,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凝心聚力”与之同行,坚定信仰、勇于创新、诚挚为民,做新征程中的“弄潮儿”,做国家需要、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凝赤诚之心,聚信仰之力。“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__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忘本来,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个人成长路上始终离不开信仰作为指路明灯,青年干部的“第一颗扣子”扣不好,便谈不上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为坚定理想,当回首悠悠百年历史,从数不尽的先辈故事中,激发奉献热情,厚植赤诚忠心。回忆在艰难困苦的年代,先辈先烈有志气、骨气、底气,昂首挺胸走在追求社会主义路上的模样,使自身坚定立场、挺直脊梁、目光如炬。我们青年干部应该在__富矿中,感受党的优良传统和不朽精神,汲取__精髓,根植爱党情怀,孕育赤诚之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谨防思想“滑坡”,积极主动向先进学习看齐,以反面案例为警戒,拉好思想“红线”,提高党性修养,聚好信仰之力,以坚定的目光直视前方,共赴新征程。

凝勤学之心,聚创新之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番话,激起了我们对自身的思考。处在新时代,科技不断创新,问题也不断多元化、复杂化,微信查询、智能识别、“云”上办理等技术的创新确实极大程度方便了群众,但也迫使青年干部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保持学习能力,常怀不满足的“贪心”,孜孜不倦、如饥似渴,丰富更新自己知识体系,以此面对时代和人民的考验。同时,在应对网络纠纷、信息安全等新型群众问题时,要求我们必须善于思考,常学常新,学以致用,敢于创新,在千变万化的问题中寻找一个个痛点,聚好创新之力,解决。

新时代里新的群众难题,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交出人民满意的“高分卷”。

凝责任之心,聚为民之力。既生逢盛世,也是肩负重任,青年干部手里握着为民服务的“接力棒”,站在解民忧、纾民困的大道上,不容退却,也不能退却,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可如今有些青年干部职务提升得快,为民之心却跟不上“脚步”,在应对领导时“得心应手”,面对群众时却“手足无措”,处理群众难事往往敷衍了事、推脱拉扯,如此工作,岂不是悖离立党初衷,卸下身负的光荣责任。因此,青年干部要凝好责任之心,聚好为民之力,敢于挑战,勇于啃“硬骨头”,在工作中不“甩锅”,踏踏实实破难题,治好老乡心中“顽疾”,用行动诠释为民服务的初心誓言。常自觉洗涤思想,清楚自己为谁服务、为谁奋斗,搞懂从何起,去何处的问题,如此才能脚下有力量,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任务,绘好新时代的“蓝图”。

清华大学讲话感想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这里,我想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3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清华校长校庆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120xx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刘仙洲、梁思成、马约翰、张光斗等大家名师执教讲坛、垂范学子的风采,令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0xx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这里,我想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3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清华大学考察重要讲话心得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人才,一时成为总书记口中的高频词。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应当读懂总书记的“人才观”,织密人才育选用全链条,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源源不断培养人才。

用好育才“广角镜”。“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人才培育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组工干部肩负育才的重任,必须放眼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注意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不拘一格揽人育才。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视培育人才为己任,像栽种树苗一样培育人才,为他们浇灌,给他们修枝,不揠苗助长、操之过急,以呵护他们茁壮成长而骄傲,为他们竞相成才而自豪,以桃李满天下为荣,矢志不移为党的事业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人才。

戴好选才“透视镜”。古语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当前,我国人才队伍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可谓人才济济,但如何从人才的马厩中选出“千里马”成为考验组工干部的一道难题。慧眼识英才,理璞成大器。组工干部肩负着管人才的重要职责,是人才干事创业的风向标、导航图、定神针,更是人才的知己。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坚持从小事小节入手,从日常生活工作一点一滴入手,从日常考核中以小见大,把功夫用在平时,用在细节上,通过常态化观察研究,了解日常工作细微小事,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人才,画准人才“立体像”,确保从亿万人中真正挑选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苗子”。

舞好用才“指挥棒”。用好人才是一门学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时下,一些领导抱怨身边人才太少,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用才的艺术和容才的雅量,对人才要求过于严苛。用才不能以偏概全,应该尊重个性,包容棱角,不以个人好恶偏见评定他人,做到用长容短、扬长避短,并创造条件扬长避短,甚至化短为长。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要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做好人才配对互补,大胆选拔那些品德好、能力强、作风实、业绩优、群众口碑好的干部,把他们选拔到真正能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岗位上,确保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唯此,方能用好人才凝聚人力,使得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聚天下英才,招贤良能士;聚四方八友,揽天下群英。人才是第一资源。组工干部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人才“育选用”三个环节,持续推进实施个性化、订单式培养人才,构建人才服务体系,织密人才服务网,才能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才能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清华大学考察重要讲话心得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广大青年干部寄予厚望,蕴含着做人从政、修身立德的深刻启示,青年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以坚定的信仰为动力之源、科学的理念为干事之先、过硬的本领为进步之道、执着的实践为攀登之梯,在心怀“国之大者”中担当重任。

以坚定的信仰为动力之源,在心怀“国之大者”中砥砺理想信念之魂。所谓“国之大者”,就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要事。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从__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推动工作,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自身具体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以科学的理念为干事之先,在心怀“国之大者”中展现奋发进取之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然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事物。青年干部要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攻坚克难的第一线砥砺斗争精神,磨淬工作韧劲,沉下身心去干事创业,敢挑攻坚克难的担子,甘入苦海不拈轻怕重,多打基础、善谋长远,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心一意干起,在基层实践中展现所学所能。要敢于打破坛坛罐罐、固有思维,勇于开“顶风船”,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斗争,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把寻常工作做成超常、把普通工作做成特色、把优势工作做成精品,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人民群众认可。

以过硬的本领为进步之道,在心怀“国之大者”中倾尽为民尽责之力。“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青年干部肩负着新时代的重任、承担着人民幸福的责任,需要我们始终把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面对新问题新挑战,青年干部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涵养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思维、提升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方法,主动克服“本领恐慌”,自觉赶上时代潮流。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增强驾驭各项工作、应对复杂局面的水平,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

以执着的实践为攀登之梯,在心怀“国之大者”中筑牢干事创业之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真抓实干是干事创业的不二法门。新时代信念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干兴邦”“做实干家”,工作中履职尽责,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为自己的工作担当,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以披荆斩棘、敢战能胜的态度去做好眼前各项工作。要主动在矛盾问题集中、任务艰巨繁重、局面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摸爬滚打,遇到风险不回避、碰到困难不绕道,多啃硬骨头、多接烫手山芋,一步一个脚印,一脚一步阶梯,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干出一番事业、成就人生价值。

清华讲话心得体会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近期发表了题为《以有志气的人为乐》的讲话,强调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本文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听取清华讲话的心得体会。

一、态度决定一切。

讲话中,邱勇校长提到:“一个人的个性和态度是很难改变的”,这一点强调了态度的重要性。一个有良好态度的人,在面对挫败时会乐观向上,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把握机会。一个好的人,会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与成长。

二、诚实守信,为人光彩。

邱勇校长在讲话中指出,“诚实守信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履行,诚信使得人们完善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信任的建立离不开诚信,一个拥有良好信誉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信赖。在人生道路的长途艰难中,乐观向上、信守承诺的品格将成为人生的底气和信念。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邱勇校长在讲话中指出:“优秀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良好习惯。”学习是一个不断自我进步的过程,每一次的成绩都离不开日积月累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抱着虚心好学的态度,注重理论融会贯通,勇担责任,主动出击,不断挑战自我,使自己更好地在各个方面取得突破。

四、掌握未来,注重实践。

邱勇校长强调:“只要你掌握未来,你就一定会掌握时代。”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理论更好地转化为实际成果。这种实践,不仅可以极大的增加我们的经验,也可以更好的锻炼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拥有一颗高尚的心灵。

最后,邱勇校长强调:“一颗高尚的心灵是一个人最为基础的品质。”内心的世界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一颗高尚的心灵能更好地影响自己和他人,促使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向上。保持内心的澄明和坦诚,积极向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气,勇往直前,成就出更加辉煌的事业。

总言之,通过听取邱勇校长的讲话,我们深刻领悟了人生的重要性,更明确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与途径,力争成为一名有志气的人,以追求事业为乐,开创未来人生之最佳状态。

清华大学校长讲话

告别硕果累累的2003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04年,在这令人喜悦的时刻,我谨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清华发展的广大校友和各界人士,表示新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两会召开,国家领导集体完成了又一次新老交替;“非典”爆发,全国人民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神五”升空,显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全会召开,为我们绘制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蓝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依靠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明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检查、总结了“985”一期建设的成果,启动了“十五”计划和“211”、“985”二期工程;通过精品课建设和培育教学名师等措施,抓好教学工作,坚持把人才培养的重心放到提高质量上;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创新;及时进行学校产业的体制改制,继续搞好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出新的贡献;接待大批高层人士来访,坚持与世界名校的强强合作,使国际合作与交流向着高层次、多元化、实质性的`方向发展;大力实施人才战略,重点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改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工作,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在2003年,我校有6名教授荣膺中科院院士,有5名教授荣获教育部授予的首届“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8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迄今进行的总共5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我校共有39篇论文入选; sci、ei、istp收录我校论文数分别是1899、2094、1144篇(2003年公布2002年数据),以上各项指标均居高校之首;全校产业的经营收入有望达到135亿元左右的历史新高;包括紫荆公寓、六教、纳米和信息大楼在内的21.6万平方米建筑项目竣工,近万名本科生“喜迁新居”;……总而言之,我们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二个九年开了个好头。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努力,与时俱进。首先要进一步做好并逐步落实三个规划,即:学校到2020年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十五”规划和校园发展规划。要切实深化四项改革,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速向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过渡,加速建设一支适应研究型大学教育教学要求的全方位、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加速完善高效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科学的课程结构调整和课程内涵建设;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形成有利于多学科集成创新、大团队攻关、能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新的科研体制,形成有利于在科学前沿潜心探索,积蕴原始性创新的基础研究新局面,形成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生长的新机制,建设好有利于重点突破和持续发展的、并能有力支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开放式科研基地和共享平台;推动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把人才战略作为科技教育发展的核心战略,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在加强引进力度的同时,更加重视培养工作;筹划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学校的学术决策进一步民主化,逐步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起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我们还要特别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培育,使全校师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形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回顾过去,学校发展中的一个个闪光点令我们欣慰与自豪;展望未来,宏伟的目标与社会的厚望令我们深感肩头重任。让我们牢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行胜于言”的作风,深化改革,提高质量,规范管理,重点突破,开拓创新,跨越发展,在2004年把学校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谱写出新的美好一页!

清华讲话心得体会

清华讲话是一场历史性的演讲,它向每一个听众传达了一种深邃的思想,反映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的信念和对世界的期望。在听完清华讲话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文化自信心,这是宝贵的人类文明的财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以期更好地理解这篇演讲的深层含义。

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22日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发表了一场题为“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人类理念”讲话。这场演讲被称为“清华讲话”,是一个重要的发言,导致了全国普遍关注。在演讲过程中,习近平主席概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重点介绍了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探索人类前途的思考。

第二段:新时代的中国使命。

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主题是中国的崛起和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他在演讲中表示,“我们要加强文明交流,拓展人文交往,深化未来愿景,推动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文明互鉴。”这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的国际使命,即加强文化交流和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以构建和平、发展和繁荣的世界。

第三段: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还提到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他指出,在实现经济增长和所谓的“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必须解决环境问题。他提醒全球领导人,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节能减排、提高环保意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四段:推动文明与人类和谐发展。

习近平主席强调,文明是指基于不断变化但又不断强化的文化。此外,他指出,人类文明自身是无法承受全球性冲突的,而文明交流是推动文明之间合作和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他呼吁各国保持开放心态,注重知识共享和文化交流,促进各文明之间的共同发展,从而推动人类文明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对于如此重要的演讲和概念,我深感不足,但却在听完清华讲话后感受到了强烈的提醒和启示。首先,我意识到了中国的巨大进步和崛起,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其次,我也认识到了文明之间相互交流和了解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共同构建和平、发展和繁荣的世界。

总结:

清华讲话强调了文明之间合作、发展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的骄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要保持开放心态和国际视野,迎接未来的发展与挑战。

清华心得体会感悟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学府之一,吸引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学子。作为一名清华学子,我在这里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四年时光。在此期间,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对生活、学习和未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下面将从学习氛围、众多机会、人文关怀、人际交往和自我成长五个方面,分享我对清华大学这个特殊环境的感悟。

首先,清华大学给予学子极高的学术氛围和学习压力。在这里,同学们都非常努力,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思想碰撞、切磋学术。在无数次深夜熬夜奋战的时刻,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明确了自己的学术目标与方向。清华的学术氛围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望,让我更加热爱学习,不断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

其次,清华大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校内存在众多的社团、学术研究团队和实验室,这些机会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这里,我有机会参与多种课外活动,通过实践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参与社团的工作,我明白了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加入研究团队,我学会了钻研问题、深入思考;在实验室实践,我培养了细致耐心与严谨科学的态度。这些实践机会是提升自我的关键途径,让我在学术和个人发展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第三,清华大学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子成长。学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教师们不仅关心学术进步,更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在课堂上,教师会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独特的思考角度。在思想交流中,教师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使学生思考更深入。此外,学校还会举办各类心灵关怀和健康成长的辅导活动,帮助学子从内心关注自己的发展。有了这些人文关怀,我们的学习以及精神状态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四,清华大学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交到了各种各样的朋友,丰富了我的人际交往经验。在这里,与我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组队合作,我看到了各类人才的闪光之处,也学会了欣赏和尊重不同的人。与志趣相投的伙伴互相交流,不断超越自我,互相鼓励,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共同成长,一同面对挑战,创造了美好的回忆与友谊。

最后,我在清华的四年让我获得了无数宝贵的体验和感悟,我不仅在学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也更加了解了自己。清华大学教会了我如何全面而均衡地发展自己,注重学习的同时,关注身心健康、培养兴趣爱好。这四年,我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清华的支持,成长为了一个更加自信、独立、有担当的人。我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这些宝贵的体验和感悟将继续指引着我前行。

清华讲话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入清华讲话的背景及重要性(200字)。

清华大学是中国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其校长邱勇先生是中国领导教育界和科技界的杰出人物。作为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先生多次发表演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成就自己,也对当今中国的青年一代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启示。其中一篇尤为重要的演讲被称为“清华讲话”,为学生们指明了正确的人生方向。

第二段:清华讲话的主要观点及对我的影响(200字)。

清华讲话强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追求卓越”,这一点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在现代社会,追求卓越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追求个人利益已经成为他们的唯一目标。然而,清华讲话的价值观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责任感,使我明白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应该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段:关于教育的观点及启示(200字)。

清华讲话还对教育提出了深刻的看法,并强调了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一直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为学生提供机会,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种理念激励了我,让我意识到知识和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和应用。

第四段:关于学生发展的观点及表达感慨(200字)。

清华讲话对学生个人发展的观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邱勇先生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通过大学学习和成长培养出来的。我深感荣幸能够在清华大学接受这样的教育,并在未来将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第五段:总结清华讲话的重要性及启示(200字)。

清华讲话被视为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经典之作,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它是一本关于追求卓越的指南。邱勇校长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睿智的思考,为学生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通过听取和理解清华讲话的内容,我明白到了自己应该如何配合时代步伐,实现个人价值。同时,我也意识到要追求卓越,我们需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我相信,通过遵循清华讲话的原则,我们将能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优秀青年,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清华心得体会感悟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在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和深刻的感悟。清华大学教给我了严谨的思维方式、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宽广的人文胸怀。

第二段:严谨的思维方式。

清华大学的一大特点是其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维方式。从我进入清华的第一天起,我就被要求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门课程都鼓励我们主动思考和质疑,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培养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已经逐渐习惯用系统和逻辑的方式思考问题。这样的训练对我未来的发展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段:追求卓越的精神。

清华大学的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在这里,我见证了许多优秀的同学们努力拼搏和不懈奋斗的精神。他们用勤奋、努力和坚持为自己树立了榜样。清华大学的门槛高,这意味着每一个清华学子都是经过激烈竞争才能进入的。因此,我们深知只有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与其他顶尖人才相比,从而获得真正的优势和突破。

第四段:宽广的人文胸怀。

与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相比,清华大学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宽广的人文胸怀。在这里,学校鼓励我们参与各种文化和艺术活动,培养我们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在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艺术团体和学术讲座,我们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和热爱,并与各种不同背景和专业的同学交流和互动。这种宽广的人文胸怀培养了我的综合能力,使我更加拥有一个全面而丰富的人生。

第五段:总结。

四年的清华大学生活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收获了严谨的思维方式、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宽广的人文胸怀。在这里,我充实了自己,认识了自己,展现了自己。清华教育提供给我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知识,更是塑造我人生观、价值观和青年精神的熔炉。我将以清华的理念和精神为基石,继续前行,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人生价值。

清华大学校庆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刘仙洲、梁思成、马约翰、张光斗等大家名师执教讲坛、垂范学子的风采,令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清华大学校长讲话稿

同学们:

今天,来自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5800多名同学在这里隆重举行2012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你们即将从这里开启一段人生的新航程,你们不再仅仅是既有知识的学习者、接受者,而且将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贡献者。你们将是学术研究的新鲜血液,是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生力军。

当前的世界,发展与变革已成为最重要的主题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正孕育着重大突破,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迫切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知识工作者可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我热切地期待你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机会,潜心学问,培育职业操守,提升素质能力,为将来创造人生、成就事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你们将来不一定都从事纯学术工作,但学术思维和学术精神却一定会伴随你们终身、帮助你们成长。因此,我今天想与大家谈谈如何做好学术的几点思考。

第一,做学问,要树立学术理想,敢于挑战权威。学术是启迪人们心灵的钥匙,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研究生教育是以学术为依托的高层次专业教育。清华的研究生教育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未来学者和业界精英,这首先要求同学们必须具有学术理想和职业精神。我校数学科学中心主任、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在讲到如何做学问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学术志向。他说,有了志向以后,才懂得怎么去用功。我校建筑学院教授、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先生,矢志不渝追求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年届九旬依然勤耕不辍。因此,做学问也好,干事业也好,都是人生道路上的长期追求,需要大家看得更远一些,把理想、志向、责任感放在职位、名利等可见的短期利益前面。

做学术,还要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无畏和执着,不迷信书本,不盲从前人,敢于挑战权威,敢入无人之境。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如果你不能独立提出问题,对问题的假定和研究是在他人已经提出并在学术界形成一定热度以后才反应过来,这种研究是“跟踪”式的,而我们更需要做“引领性”和“创新性”的工作。要从“跟踪”走向“引领”和“创新”,需要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同学,敢于挑战传统,挑战固有的学术范式和学术权威。同学们,你们处在思维最活跃、精力最集中、创新能力最强的时期,你们的奇思妙想、你们的研究成果,有可能成为科学殿堂里最杰出的贡献、最璀璨的明珠。只有怀抱这样的理想、具备这样的信心,我们的学术事业才充满希望。

第二,做学术,要端正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做学问是一个从困惑、迷茫、煎熬到最终顿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少有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孤独和寂寞,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专心学术无异于作茧自缚。但正是因为有了今天的作茧自缚,才会有明天的化茧成蝶。你们的师兄、材料系博士生万蔡华和导师一起做出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并入选2011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将会给信息工业的两大支柱——磁传感器、磁存储工业带来重大突破。他的研究体会是,“我只是不断提醒自己要专注、再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并且努力去把它做好,而成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同学们,学术研究不仅要耐得了寂寞、经得起挫折,更要守得住底线。学术研究必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清华强调“为学如为人”、“为学先为人”,倡导“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就是强调做人、做学问必须始终恪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大学是人类道德的守护神。清华研究生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学术工作追求真理、坚守良知的社会形象,同学们要从读研究生开启学术生涯的第一天起就信守科学道德、严守学术诚信。可以说,坚守道德对于人生的意义远大于学术本身。

第三,做学术,要学会科学方法,掌握研究技能。不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很难在学术上登堂入室、渐入佳境。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是研究生的必修课。希望大家首先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具有科学的批判精神,这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同时要善于辩证思维,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学会如何取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图灵奖获得者、我校交叉信息研究院姚期智教授认为,“相信自己”“坚持到底”“不迷信权威”“挑战自身能力极限”等思想方法对于科学工作者非常重要。结构生物学家、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不但强调批判性分析的重要性,而且认为做学术研究要懂得取舍,善于抓住要害,不必苛求过程中枝节的完美,要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两位教授的真知灼见,对同学们学习如何做学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广大教师要在帮助研究生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上花更大的功夫,这比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同学们,你们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多向老师请教,多与同学交流,努力把视野扩展到其他学科领域,既要具备坚实宽广的基础知识,也要培养系统深入的专业能力,通过学科交叉激发创新灵感,最终在学术上有所收获。

同学们,走入人生的新阶段,你们会收获更多的知识、能力和友谊,但也一定会面临很多的困难、挫折和失望。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踟蹰中前行,我都希望你们能够坚持梦想,潜心学术,度过一段充实而有挑战性的研究生时光。

祝你们在学术研究中收获快乐与友谊!

愿清华园中的学术岁月成为你们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谢谢大家。

考入清华学生的学习感悟

大家上午好!

夏日炎炎,又是一个万物蓬勃滋长,并渐渐走向成熟和收获的季节。我也很荣幸能在这里从一个高考过来人的角度与各位家长和同学一起分享我的学习经验,还有一些私房的应考心得。

由于我是一个电影迷,所以想以几部电影名称的形式串联起我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有人说,那些年我们一起学习的岁月是一段尽情追逐梦想的《花样年华》;也有人说,高三学生是饱受煎熬的《黑暗骑士》。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充满了无尽潜能的过程。我亲眼见证过从一开始保持领先到最后的学霸,也看到身边不少同学最后一年幡然醒悟奋起直追的成功逆袭。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失落和惊喜,把那么多之前以为不可能的东西都变成了可能,然后,就开始想象着更多的可能。

第一个板块叫《生死时速》。可能有人会说了,怎么一上来就这么紧张啊。可是时速是什么?是达到的路程与花费的时间的比率。而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就是高中经济学中对“效率”的定义。所以,我最开始要讲的,是效率问题。首先必须重视的是课堂效率。我始终坚信,45分钟的课堂学习是我们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课堂所讲的内容,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及时把握重难点,适当地作一些必要的笔记。我初中的地理老师就曾对我说过:“上课的时候只要看一下你的眼睛,就知道你已经掌握了多少。”只有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节省因上课走神而日后再补的大把时间。而且,往往上课时知识的第一印象是最让人深刻的。就像和一个人相识,很多人不记得第二面、第三面,但是第一面的印象往往是格外清晰而且难以磨灭的。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练习效率。课堂之后就到了练习的环节,这是一个深化学习的过程。练习应更加注重质量,有针对性的完成,而不是大量无谓的重复。我的练习量并没有很多同学那么大,而是抱着非常认真的态度去完成,心想做一道题就要有一道题的收获,在练习中积攒熟练程度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意识的提高速度,比如数学中可采取特殊值法、排除法等,练习效率提高后遇到熟悉的题型也能迅速找到方法。我打的草稿也比较注重条理,以帮助保持清晰的思路,这样检查的时候也会比较节省时间。有效率的练习不但有助于巩固课堂内容,而且能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飞跃,摆脱“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怪圈,让知识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如果再分的细一点,效率还包括假期效率。我喜欢在每天的学习开始之前一项项地列出自己今天的计划,每做完一项就用彩色笔打一个勾,并在旁边写上自己总结的新的方法或是学到的新词汇,然后在睡前写下自己今天的收获和一些有趣的事情、当天的心情,翻看时就觉得很有成就感。这样,不但能保证假期充分的休息,又能保持有节奏而愉快的学习状态。

第二个板块叫《夺宝奇兵》。此奇兵非彼骑兵,策马驰骋的骑士可能只在冷兵器时代才有用武之地,然而身怀独到方法的奇兵却能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出奇制胜。所以我要谈的是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数字“1”,而付出的努力则是数字“0”,只有在“1”后面加上一个又一个的“0”,所得到的数值才能十倍十倍的扩大,而如果拿掉了学习方法这个“1”,积累再多的努力都是零,是一个空。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基础,然而我们也要正确的看待学习方法。他人的学习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你启发,可以以他的探索给你激励。启发和激励,这才是聆听他人的学习方法时需要把握的,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的模仿他人,甚至复制一种模式。我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积累。要从练习中积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从生活中积累。初三参加市三科联赛,英语阅读的关键词是课内没学过的生词,而我恰好在英文歌曲里了解过这个单词,理解文章比别人就省下不少力气。高三的自主招生,语文阅读是“论虚荣的滑稽因素”,很长也很偏重逻辑分析的一篇文章。而我高二时参加清华暑期学校考试阅读也是很难懂的柏拉图的《理想国》,我从那之后自己积累揣摩这种思辨性论述文的阅读方法,在自主招生时也就能很冷静的条分缕析,语文也得到了湖北省第一的成绩,为我赢得了20分的专业加分,帮助我选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积累不一定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求得一个整体的印象,有意识的把所看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日积月累,想不深刻都难啊。

2、综合平衡的策略。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往往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么多年,我观察到身边成绩稳定处在较高层次的同学,有的会有几科明显拉开优势,但没有一个有一个致命拉分的短板。偏科向来是不可取的,薄弱科目也绝非没有办法优化,只要提高重视,遵循正确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付出努力,就一定能突破自己的薄弱学科,把短板拉长,把木桶做结实。

3、正确对待错题。我们常说,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学习更是如此,错题绝对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笔资源。初一刚开始时我学数学非常不适应,成绩也并不乐观,爸爸推荐我用错题本的方式,我才觉得真正入了数学学习的门。从此之后,出现错题我并不恐慌,而是觉得这样高考就不会再错了。面对错题和一些经典的题目,马上用红笔醒目的标出来,写上自己错的原因和从中归纳的方法,有时也会写上“以后不许再错了”这样激励自己的话。也有同学在错题本上改错后会找几道同类型的题目抄在下面自己重新做一遍,这样,以错题为窗口,你就透彻的掌握了一个知识点。

4、知识结构。我们政治老师说,读书要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刚拿到一本书,在你心中只是薄薄一层封面,对内容一无所知,首先要静下心来品读,加上老师的笔记和自己的理解,这样书就变得很厚,你获取了很多知识。可是,背着厚厚的书是无法轻松走天下的。那么就有必要把书由厚读薄,这时你需要知识结构的帮助。把比饺子馅还碎的知识归纳到一个较大的知识点,再把相近的知识点归纳到一个更大的板块里。既可以自己动手归纳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也可以参照教辅上所列出来的。最常见的知识结构,其实就是书本上的目录,有经验的老师也常让我们记下课本目录,答题时就比较全面,也不会乱了。这样,纷繁复杂的知识就像收网一样由面到线,由线到点,我们也能坐收渔人之利了。接下来分科讲一些私房的小贴士,英语阅读语感最重要,每天两篇阅读,抱着考试时那种力争做对的心态来完成,阅读时划出生词,揣测词义,标出自然段(可以帮助你大概明了文章的结构层次,回答第几自然段怎样怎样的问题时也就不会慌了),读后再查出生词。我们语文老师说的真好,好的语文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悟出来的。读书,读范文,都是促进自己感悟出作文写法的好方法。历史要一切从材料出发,要点全面。地理学习的关键在于看图,从图中记忆知识点,养成地理思维,我常常是抱着地图睡着的。

接下来的板块是《美丽心灵》,很温暖的一部经典电影。有句话说得好,美丽心灵不在于华丽,而在于它的坚固。心态,向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软实力,在考场发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好的心态会完美展现和延伸你的实力,帮助你发挥出一个正常甚至超常的水平;相反,不佳的心态则可能隐藏你的实力。心态包括“心”和“态”两个字。所谓“态”,我最喜欢的是八个字:“细致扎实,沉稳大气”。一是态度的细致扎实。无论在人们心中被渲染的多么神圣,高考始终是一场大众化的考试,黄高的孩子要考,一中的小伙伴要考,三中的童鞋也要考,乡镇学校的娃娃更要考。所以必须细致扎实地打好基础,到边到角地落实知识点。简单题不忽视,不被浅水淹死,才能把能拿的分都拿到:薄弱环节不逃避,遇到不懂的东西,就算零碎细微,也要有努力超越自我、做到最好的态度。我不是最聪明的一个,也不能说自己是最努力的一个,无心赶超所有的人事事领先,我只能告诉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我的梦想就能实现。是啊,很多时候要做的,只不过是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二是状态的沉稳大气,不为一时一城一池的得失所左右,就算会有短暂的波动,只要看到自己状态是向上的,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朝着自己坚持的方向努力,就能不断积攒越来越充沛的状态。面对学习任务,也许有一点点焦虑,但更有着期待、信心和跃跃欲试,就这样一直保持到高考的时候。而所谓“心”,是心理的坚韧和逐渐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真的会遇到许多的东西,有喜有忧,有起有落。比如我那些“忧”的时刻,曾在进校连续两年半都是文科年级第一的情况下,去年12月的八校联考一口气跌出了年级前十。我们地理老师当时安慰一片迷茫的我们说,他们老师总结这么多年的经验发现,学校里男生开始哭、女生开始打架这种怪异的现象,都是在八校联考结束之后立刻涌现的。这虽是笑谈,但也可见每个人都面临着多少心理上的挑战。也有“喜”的惊人的时候,像是一模时我语文英语同时拿下148,整个学校都沸腾了。然而,八校联考痛哭过长夜后我还是得痛定思痛一步步地爬起来,一模风光散场后我也必须让自己心一点点地沉下去面对新的考验。鱼已入水,与压相伴,便只有越压越强。中考前,我在课桌上写了一句苏轼的“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突然发生的事情,我希望我能冷静下来泰然处之而不是盲目慌乱浪费时间;外界的争议和变化,我希望自己不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而是坚持自我有所反思。就这样,不争辩、不恼怒、不怀疑,不患得失,守得云开见月明。也许我们所学的具体的知识以后不会那么直接地遇到,但过程中我们所砥砺的适应能力、独立思考的品质、矢志不渝的耐心与恒心才是我们真正所要达到的心灵的大学,而不只是一个虚妄的牌子。高考结束后,一个同学说,发下草稿纸之后,他自己写上了“我梦想了,我努力了,我不后悔”这句话。听罢热泪盈眶,我是怎样敬佩和热爱这种心灵的美丽坚强呢。

第四个板块叫《盗梦空间》,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莱昂纳多近年的佳作。“梦”是我们的睡眠,也可以是我们的兴趣爱好,当然这个盗梦空间后面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学习一定要让我们熬夜到两点,放弃所有的休息和放松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良好的作息是高效率的保证,到了高三我也是十一点半上床看看地图就睡觉了,中午也一定会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我从没深夜写作业到两点,但我也从没上课闭过眼睛打盹儿。许多同学都问我白天为什么看起来总是精神抖擞,我笑笑,其实我有时也无法避免会感到疲倦,但在大家都看起来都昏昏沉沉时,我能做到看起来精力充沛,也许已经是一种胜利吧。因为我也有过惨痛的教训,高一有一次熬到一点半,起身睡觉时眼前都一黑,第二天早上起床一杯咖啡下去,咖啡劲大,早上倒也没觉得太疲惫,可是午觉就睡不着了,然后就是漆黑一片什么都听不进去的下午,和什么都没写回家就倒着的晚上。所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才是打好学习这场持久战的策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不妨也保持一些调剂身心的小乐趣,比如打球、音乐、动漫等等。我高三二十分钟的晚自习下课并不是都在像很多人那样不停学习,而是常常下楼和朋友围着学校广场跑两圈,看看星星唱唱歌。在青春中坚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美丽的事情,不但能为学习提供鲜活的动力,也能让我们拥有一个丰富的内心。

最后一个板块是《中国合伙人》,今年票房口碑都很棒的一部片子,甚至有人说让人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接受《鄂东晚报》采访时我曾经引用过一句非洲谚语,说的是要想走得更快,请独行;要想走得更远,请结伴而行。学习并不是追求短暂进步然后迷失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更远、走得更宽广的过程,它永无止境。那么,你找到你的中国合伙人了吗?他们可以是你的老师,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他们会满怀耐心努力找到你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在你迷茫纠结的时候,只要你愿意真诚沟通,他们就会运用这么多年的经验鼓励你、指引你;在新时代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下,我们并不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可以积极反馈你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甚至提出自己的质疑,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比如我们班同学,常常会跟老师提出这个知识点有难度,是不是可以再讲一节这样子。他们可以是你的亲人,你最靠得住的人,永远不会背叛你的人,一直默默支持你守护你的人。我一直感激我的亲人对我无私的付出,虽然有时会有争吵,但我想过几天我到北京之后,一定会想念那些唠叨吧。难忘爸妈在我低谷时耐心忍受我的烦躁焦灼,进考场前给我的结实的拥抱。还有初三时姥姥在北京旅游,打电话给我说终于看到了我的学校,漂亮极了,当时我先是一愣,然后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可以是你的朋友,和你同在学习的压力下,能设身处地,于是能感同身受,一起奋斗,真诚给你关心和力量。讨论问题时头脑风暴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或者低落时一张小卡片上的安慰,甚至发下成绩后的暗暗较劲,都是青春中分外美丽的印记。他们还可以是你的对手,激发你的潜能,提醒你的懈怠,你还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自己或许并不具备的优点,和对手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有人说,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人忍心责怪。可是,你们又怎么会是蝴蝶呢,你们该是凤凰,浴火后新生,飞向更美的地方。最后,愿学习这场旅程会像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结局那样,少年派和那只孟加拉虎在海上相伴两百多天后,经历了许多磨合、许多蜕变,终于到达了梦寐以求的海岸。少年和虎并排着,一个走向丰美的绿洲,一个走进故乡的丛林。希望高考走进你们最灿烂的笑容、最珍贵的回忆:而你们,走向理想的大学,崭新的人生。

谢谢大家,更祝福大家!

吴凡。

0811。

清华大学开学典礼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很荣幸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欢迎你们加入清华大学--期待你们用蓬勃朝气,激荡水木清华的人文日新;见证你们以青春梦想,砥砺百年学府的自强不息。

和去年一样,我在给新生的邀请信中希望大家独自来报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现场,看到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带着行李来的。新疆的再木然·乌斯曼同学一个人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广西柳州也有四个同学,说服父母,结伴而行。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开始学会走向独立表示赞赏和敬意。

同学们,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此时此刻,你们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当然,你们更多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忐忑和期盼。

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大学迎接你们的不仅有梦想、荣誉、激情和浪漫,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经历挫折、经历失败。第一次班会,你会发现自己思想不深、视野不宽,不再是群体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课,你会感到节奏太快、难以适应,不再是老师目光的焦点;第一次考试,你可能成绩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

于是,你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以往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甚至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能力潜质。同学们,挫败感是走向虚空沉沦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你们无疑是优秀的。

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

懂得反思,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你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没了,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

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搜狐ceo张朝阳当初在清华念书时,也对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很有挫败感,考试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开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里游泳,或者每天绕圆明园跑上几公里。

正是经历了这种挫败,让他逐步增强了自信,敢于直面各种挑战,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同学们,清华园紧张充实的生活会让你慢慢认识到,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

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我校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

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来访,我们说起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却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20%多的诺贝尔奖。交流过程中,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我说,在中国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中国学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

我问他,是不是这样?本萨森校长说,不仅如此,犹太家长还会问“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同学们,挑战和超越的接力棒现在已经传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带走的不止是老师教的知识和方法,更多的是自己未知的问题。祝愿你们在反思中学会批判,在挫败中经历成长,在挑战中赢得未来,在美丽的清华园度过不曾虚度的青春时光!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很荣幸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欢迎你们加入清华大学——期待你们用蓬勃朝气,激荡水木清华的人文日新;见证你们以青春梦想,砥砺百年学府的自强不息。

和去年一样,我在给新生的邀请信中希望大家独自来报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现场,看到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带着行李来的。新疆的再木然·乌斯曼同学一个人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广西柳州也有四个同学,说服父母,结伴而行。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开始学会走向独立表示赞赏和敬意。

同学们,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此时此刻,你们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当然,你们更多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忐忑和期盼。

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大学迎接你们的不仅有梦想、荣誉、激情和浪漫,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经历挫折、经历失败。第一次班会,你会发现自己思想不深、视野不宽,不再是群体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课,你会感到节奏太快、难以适应,不再是老师目光的焦点;第一次考试,你可能成绩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

于是,你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以往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甚至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能力潜质。同学们,挫败感是走向虚空沉沦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你们无疑是优秀的。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

懂得反思,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你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没了,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

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搜狐ceo张朝阳当初在清华念书时,也对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很有挫败感,考试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开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里游泳,或者每天绕圆明园跑上几公里。

正是经历了这种挫败,让他逐步增强了自信,敢于直面各种挑战,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同学们,清华园紧张充实的生活会让你慢慢认识到,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

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我校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来访,我们说起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却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20%多的诺贝尔奖。

交流过程中,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我说,在中国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中国学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我问他,是不是这样?本萨森校长说,不仅如此,犹太家长还会问“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

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同学们,挑战和超越的接力棒现在已经传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带走的不止是老师教的知识和方法,更多的是自己未知的问题。祝愿你们在反思中学会批判,在挫败中经历成长,在挑战中赢得未来,在美丽的清华园度过不曾虚度的青春时光!

谢谢大家。

清华校长毕业典礼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唐山的六月本是骄阳似火,然而却因为是“毕业季”,又显得那么落寞、惆怅和伤感,既舍不得你们的离校,又期盼着你们坚定而勇敢的走向美好而光明的未来。但无论怎样的不舍,我们都迎来了你们的毕业典礼。

今天站在这里,第一句话我想说,亲爱的孩子们,感谢你们!在陪伴你们为梦想而搏的过程中是揪心与不舍的。因你们的懵懂,贪玩而揪心,也因即将的别离而不舍。陪伴你们成长的时光是自豪和感动的。在一次次地战胜自己的懒惰打败自己的弱点后,你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宽容、懂得了感恩。就在6月19日,九(6)班的吕琛、孙伟垚在看到七、八年级布置考场后满操场的垃圾时,主动地默默地捡拾干净。这只是一个小例子,但我明白你们学会了“爱”,用行动在表达!在陪伴你们成长的过程中,你们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与欣慰。三年的课改效果,体现在你们身上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烙印在你们头脑里,呈现在你们言谈举止间的从容、自信、坚定、为理想而拼的不竭斗志与坚持,在学校文化浸润下形成的你们发自内心的善良、宽容、担当、感恩的品质与胸怀,以及通过三项加试和一次次模拟考试的磨炼,你们不断增强的学习精神、拼搏精神、意志力和自控力。这一切也缘于你们最可爱的可敬的老师们用行动践行了爱的誓言:你在,我在,爱一直在。

第二我想说,要做个有道德的人,荣誉和成功虽然至高无上,但与做人的道德相比较,人品胜过一切。在西班牙举行的自行车赛中,车手埃斯特万在距离终点只有300米时不幸遭遇爆胎,他扛起自行车跑向终点。令在场观众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他身后的竞争对手纳瓦罗拒绝超越,慢慢地跟在爆胎的埃斯特万身后!后来,取得冠军的埃斯特万想把奖牌送给纳瓦罗,但遭到了纳瓦罗的婉拒,理由是:自己不想在快到终点时超越一个爆胎的对手取胜,这样是不道德的。人生有时候比的不是冠亚军,而是胸怀与境界!

第三,要做个有责任感勇于担当肩负使命的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请同学们有机会读一读美国前任总统尼克松写的一本书《不战而胜》,他在书中,这样说:"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老祖宗的教导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仁义礼智信。美国人在用所谓的西方文明误导我们丢掉抛弃我们的国粹。同学们要懂得你所肩负的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我亲爱的孩子们,请你记住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三年,由孩童长成少年即将走入青年的美好时光,你在这里渡过-开滦第十中学!请记住你的母校,更要记得,母校期望的你要善良、宽容、正直、感恩、责任、担当;你们的老师就是永远伫立在开十的路标,在你们的人生路上在你需要的时候时刻准备着为你们引路指航。还要牢记,你是开十的骄傲,未来的路上无论经历多少坎坷,让理性、自信、从容、坚定、百折不挠一直陪伴你!在未知的远方,愿我亲爱的的孩子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有勇气去追求幸福,有能力去创造幸福!

最后,我衷心地祝福我亲爱的孩子们,无论你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走出开十永远要让开十因你而骄傲、自豪!

清华大学开学典礼讲话

位老师、各位同学:

告别了昨日的尘嚣,我们背起行囊,怀着一份对理想的追求,我们在清华大学聚首,在经管系聚首,开始着我们新的人生旅程。

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尽管我们有着不同的个性,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深深根植于我们的理想与追求中的东方之梦。同一个梦想,同一个起点,当我们怀攒着梦想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的时候,我们的手中都握有了一张相同的期票——一张需要用三年时间才能兑现的期票,一张呼吁我们权益又呼吁我们义务的期票。

拥有这张期票,我们可以去参加各种活动;可以去享受各种资源;可以去争取各种奖励;可以去拥有我们应该拥有的种种权益……因为这是我们作为期票持有人的不容否定的权利。因为我们也有我们的“金融法规”为我们的权益保驾护航——《学生手册》就是我们的“金融法规”。

当然,权利往往与义务同行,“金融法规”在保障权益的同时也“打击犯罪”,当我们在感受着权利带给我们的丰裕的时候,更应该明确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只有更好地履行义务才能更好地享受权利。

无视这些义务,我们将会因违反各种纪律而受罚;无视这些义务,我们将会因无法兑现期票而自毁权益!

不要让权益在我们的手中白白浪费,不要让期票最终无法兑现。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多翻书看看,《学生手册》里有我们该学该看该明白的东西。

现在不是服用享受主义麻醉品的时候,现在也不是注射混沌主义催眠剂的时候,现在是从一个时代过度到另一个时代的历史缓冲期,是从同一起跑线上腾起向着充满希望的东方前进的新时期!

我们绝不相信“勤学”的银行会破产。

我们更不相信“务实”的金库会资金不足。

我们相信的是“养德”能为我们的权益固基,“求进”能为我们的期票增值!

只要我们努力了,一切皆有可能!谢谢大家!

清华讲话的心得体会

清华大学是我国的顶尖高校之一,其校长邓小平先生于1985年在校內发表的“清华讲话”无疑是一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演讲。从这篇讲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邓小平先生对教育和国家发展的深刻思考,体验到他对年轻一代的殷切希望。作为一个学子,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个人对于“清华讲话”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首先,邓小平在清华讲话中重申了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只要有了真正的教育,社会就有希望。”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不仅需要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还需要学生努力学习,不断锤炼自己的能力。正是因为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够与时俱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第二,邓小平在清华讲话中强调了开放精神的重要性。他提出了“敞开大门办学”的理念。他认为,高校应当敞开大门,争取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外国人来我国学习。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我们才能够汲取外国的优点,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开放精神不仅仅体现在高校,也应该贯穿到整个社会。只有开放才能够获得新的机遇,获得更多的发展。

第三,邓小平在清华讲话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他强调了改革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创新,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一理念对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创新,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四,邓小平在清华讲话中提到了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性。他强调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观点,并指出只有通过民主和法治才能够保证发展的正确性和可持续性。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主与法治确保了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保护了人民的权益和自由。正是因为有了民主和法治,国家才能够稳定发展,社会才能够和谐进步。

最后,邓小平在清华讲话中对年轻人充满了希望。他鼓励年轻人要勇于担当,勇于创造。他说:“当代青年都要立足现实,立足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不断学习,不断成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做出贡献。”这是鼓舞人心的话语,也是给我们年轻人指引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我们更要思考如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的成长与国家的进步相互促进。

总的来说,清华讲话是一篇思想深刻、富有指导意义的演讲。其内容丰富、内涵深远,对我们每个年轻人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要始终保持教育的重要性、开放精神、科学发展观、民主与法治、对未来的希望等观念,努力成为一名有价值观、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为构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华大学开学典礼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8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8000多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清华两辉映,闲步亦窥临。”拥有107年历史的清华因为你们的到来充满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来自尼泊尔的森吉特·森格罗拉(sangeetsangroula)同学是新闻学院全球财经新闻项目的硕士新生,曾在尼泊尔的英文报纸《共和报》担任记者。他对媒体融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在中国学习新媒体采编技能,成为融媒体时代的多面手。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的王仕韬同学很喜欢外语,先后学习了法语、德语和日语,他感到理工思维对他自己学习语言很有帮助。今年王仕韬同学顺利进入人文学院攻读语言学硕士学位。同学们,清华是一所有梦想的大学,清华也为所有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相信,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一定能在这里充分施展才华,放飞绚烂多彩的梦想。

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是清华的办学风格。融合是清华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的鲜明特色。徜徉在清华校园中,你们既能感受到中国园林的秀美,也能感受到西式建筑的典雅。不同风格的建筑毗邻而建,共同构成融汇中西的独特和谐之美。希望你们在“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学术交流中获得智慧的启迪,在“新旧合冶,殊途同归”的思维碰撞中让思想更加深邃。

融合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学科的融合丰富了人类的认知体系,有效地增强了人类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媒体的融合打通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视角,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以及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催生了大量性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促进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创新思想的活力源泉。不同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使得人类文明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在开放融通的时代潮流中,你们要勇立潮头、把握方向,在融合发展中创造精彩人生。

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引领创新。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学科的划分促进了相对完备和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建立,使人类能够更为精细深入地探究世界。随着科学的快速进步,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既有的学科边界被不断打破,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领域层出不穷。学科的交叉融合源于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交叉融合后形成的新方向、新领域往往成为孕育重大创新成果的沃土。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士的雅克·杜博歇(jacquesdubochet)、美国的约阿希姆·弗兰克(joachimfrank)和英国的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henderson)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他们在生物分子的冷冻制样技术、分子三维结构的解析方法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学科交叉带来的重大创新机遇。实际上,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显著提升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步。希望你们勇于突破边界,敢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迈向新的学术高度。

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中提升境界。科学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人文为人生提供安身立命的根本。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有助于人类更为深刻地认识世界和建构文化。深厚的人文素养往往给科学家带来新的直觉和灵感,并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爱因斯坦曾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1923年从清华毕业的顾毓琇学长是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被称为“左手娴熟于人文,右手精通于数理的旷世通才”。他是国际电机和自动控制领域的先驱,是中国电机、无线电和航空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七千余首诗词歌赋,创作十余部话剧,出版了英文佛学巨著,还确定了中国古乐的标准音黄钟音的频率。从这些中外大师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完美融合。希望你们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中丰富生命的内涵、提升人生的境界。

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中拓展格局。文化融合的过程,是不同文化接触、碰撞的过程,也是在比较和筛选中整合的过程。“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化融合的精髓就在于“合异”。不同文化元素调和共存,在形成新的有机整体的同时,也促进了各自新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融”是生动而不失自我的改变,是在沟通交融的过程中互学互鉴;“合”是在相得益彰中寻求共性,是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和谐共生。不同文化的融合让人类社会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关切,全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全人类的梦想紧紧相连。在这样一个文化融合的时代,希望你们学会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学会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合作,学会从不同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心怀人类福祉,不断拓展自己的人生格局。

同学们,融合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融合的时代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蕴藏着无限的活力。希望你们把握住时代脉络,把握好人生方向,乘长风济沧海,在融合的时代引领创新、提升境界、拓展格局,成就人生新的高度!

“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跨越新的高度,才能看到人生更美的风景。清华,一定是常新的。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

清华大学开学典礼讲话

同学们:

金秋时节,2010级新同学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走进清华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健康成长的中小学老师和信任清华、支持清华的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清华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学的佼佼者。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勤奋学习,奋勇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如今,这么多优秀学子汇聚在一起,为大家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同时,相对于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每个人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继续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同学们人生路途上的一个新起点。如何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争创新成绩?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发扬:

第一,打好基础,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大家知道,清华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培养本科生和预科生,通过广延名师,给予学生坚实的数理和人文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与气质。正是得益于在清华获得的“为学”与“为人”的“厚基础”,再经过国外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训练,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才并回国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急迫需求,清华提出“红色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注重实践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绩,这一时期的“重实践”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础”传统有机结合,使广大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大展宏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培养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高手”,而且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求创新”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清华的学习中,既要扎实、认真地打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又要积极动手、动脑,把握好各类实践环节;更要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与能力。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从以老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到自己主动地学习、独立地思考,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二,学好专业,全面发展,追求和谐。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宽的要求。我们常常说要求大家“全面发展”。今天,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全面发展已不仅仅是指“德智体美”,而且也包涵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所需要的更多知识与精神素养,这是新世纪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十年前,清华大学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创并实施了“绿色大学”示范工程,通过“绿色教育”的课内外教学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通过“绿色科研”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通过“绿色校园”建设生态和谐的良好育人环境。记得有一次,我接待日本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先生,他向清华师生演讲时,以自己家里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例子,说明他如何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后来的宴会上,他又问我: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我当时没有向他全面介绍我们学校的有关工作,我跟他说:您刚才说自己开车上班,选车的首要标准就是要节能减排,这确实很好,不过我们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估计节能减排贡献更大吧!这当然是一个玩笑,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路途多远都骑车前往,但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的是,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行动中去,共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将来走上社会,更要成为节能、环保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模范。

第三,深入了解国情,具备国际视野,明确历史责任。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同学们将要参与的一系列国庆教育和庆祝活动,正是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国情的机会。相信大家在这一过程中,会更加深切地感到,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与我们的国家密不可分。我们的许多前辈师长正是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祖国的深挚热爱出发,承担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重任,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要更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还必须放眼世界,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学校正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大力推动学生海外交流与合作。去年,学校公派出境学生达多人次,通过“海外名师讲堂”、“优秀新生海外研修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暑期研修计划”,以及联合培养、联合学位、交换生、合作研究、海外实习和暑期学校等一系列境外学习环节,构成了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在座的同学来说,我们力争在近几年内,让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具有海外学习或交流的经历。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良好条件,积极吸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营养,胸怀天下,服务祖国。

相关推荐

质检部员工心得体会及感悟(优秀17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总结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步入职场已有一年多了,对公司、

大学做好事心得体会(优秀1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得失和收获的总结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安全专家的工作计划范文(23篇)

拟定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有助于提前规划并解决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你的工作计划提供一些启示

安全教研心得体会(精选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行动和思维方式,从而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推荐给大家阅读,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带来一

高级英语心得体会总结(模板13篇)

心得体会是对某一事件或经验的提炼和归纳,可以指导我们未来的行为和思考。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迷茫,不妨阅读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和灵感。高级英语课程是

收玉米心得范文(1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记录成长轨迹的方式,可以留下宝贵的回忆和经验。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思路和参考。玉米是最为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

水彩课程心得体会(热门16篇)

心得体会不仅仅是一篇文字,更是我们对自己成长轨迹的一种见证和认可。以下是一些游学交流的心得体会,他们分享了自己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的收获和感悟。水彩画作为一种应

党性教育与党性锻炼培训心得(汇总19篇)

培训心得是自我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x年x月x日至x日,我有幸赴尧治河培训教育基

邮政辞职报告书范文(21篇)

辞职报告是在向组织表达感激之情的同时,对于离职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下是一份精心准备的辞职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尊敬的局长:您好!经过慎重考虑

外汇远期协议(实用14篇)

合同协议的签订要素包括双方的意愿、具体内容以及合同的履行方式等。在签署合同协议之前,可以参考下面的案例来了解合同的常见条款和格式。工方:(以下简称甲方)。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