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优质14篇)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优质14篇)

作者: 紫薇儿

教学计划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教学计划的制定,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高中化学思政课教学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育模式与教学理念均得到创新变革,在提升教学综合质量,有效落实教学内容基础上,教师期许通过教育模式创新,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略进行探析,以期为提升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综合成效,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核心素养;

培养。

高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重要阶段,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科学认知、实验能力均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现实问题,制约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影响核心素养的培育成效,究其内因主要源于教师未落实科学有效的教育创新方略。基于此,为了使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得以有效提升,研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利用微课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由于微课创设主体为学生,教师所设计的微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心理需求相符,因此可与学生心理诉求产生极大的共鸣,而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所总结的现实问题,则可成为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依据,促使教师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有效缩减课堂上的无用时间,使得学生更加明确学习重点,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时,介于高中化学教育资源有限,无法为学生展示所有金属物质化学反应过程,为此教师可利用微课信息化教育资源,结合教学需求,整合丰富多变的金属化学实验视频,供学生自主研究,用视频化教育手段,赋予化学知识全新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金属物质反应视频,总结化学实验结果,掌握金属物质反应规律。其中,教师通过微课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进行观察,总结化学实验结论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总结等核心素养的过程,同时可有效落实高中化学教育内容,使教学综合质量得以提升。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演化而来的课堂教学创新方略,教师从传统课堂教育“主角”身份,转化为引导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过程中,赋予高中化学教学无限活力,学生通过合作探析达成教学任务,并总结学习疑问积极反馈给教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综合质量的目的,同时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时,可启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简单的制氧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略,探析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其中,学生在制氧实验过程中,通过调剂反应物质剂量,酒精灯火焰燃烧情况等实验调节方略,同时观察实验研究结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灵活变通、勇于实践等核心素养的过程,使课堂教育创新更具成效。

为了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除有效落实化学教育目标外,还应通过教师引导,提升团结协作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教学时,该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理解与背诵,若采用传统教育形式,采用口传心授教育方略,学生无法体会到化学学习兴趣,降低化学教学综合成效。基于此,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启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做好“职能分配”,如有些学生化学理解能力极强,可以为组内成员讲授化学知识点,有些善于总结的学生,可以为小组做好合作学习笔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基础上,以便向教师及时反馈学习难点,而这些学习难点,正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依据,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需求,使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3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中化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学科,应注重实践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等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传统高中化学教育以考试为最终目标,对化学实验教学并不重视,仅针对与考试大纲有关的实验教学内容开展高效教学,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效。基于此,为了使高中化学教学综合质量得以提升,可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印证化学知识,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素养,是核心素养中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教师在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便于操作的小型化学实验,如镁条在空气燃烧、氯气制取、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硫在空气中燃烧等化学实验,使学生通过准备、组装、清洗实验器材、实验原料配比等动手实践,引导学生从实验走进化学,激发学生化学实验兴趣,提升学生对绿色化学实验的追求意识,其中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动手实践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赋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无限生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教学创新成为提升教育水平的必由之路,其中高中化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学科,教师应积极发挥其教学优势,灵活利用实验教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微课教学法等创新型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路径,扭转传统高中化学以教师为主体,强调考试的消极教育状态,赋予化学教学科学性、趣味性与学生本体性,在有效落实教学内容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星.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化学教学,2017(05):3-7.

[3]汪纪苗,王星乔,包朝龙等.核心素养框架下浙江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特征研究[j].化学教育,2017,38(09):1-6.

[4]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4):9-12.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论文

课堂是我们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阵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我们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与环保知识有关的内容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在学习《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时,我这样给学生讲述:煤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其中的一氧化碳是剧毒的物质,二氧化碳则能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会形成酸雨;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我这样给学生讲述:现在一些单位的生活用水、工业废水任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给我们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听到这些内容被深深震撼了,他们明白了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二、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化学实验总要伴随着一些固体、液体、气体的物质产生,这些物质散发到空气中、土壤中、水中定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时,我总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实验过程中,我常常这样提醒学生:药品用量尽量少;有害气体不要任意排放到大气当中。例如,在学习《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时,我积极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这样,学生既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掌握了保护环境的方法。化学和环保是密切相关的,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这样,不仅能促进化学教学,还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环保知识。我相信,环保教育定会牢牢植根于高中化学课堂,我们的生存环境定会越来越洁净。

高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自查自纠——提出疑点——讨论释疑——点拨。

总结。

说明:

首先,分发试卷后,先由学生自主查漏补缺,找出自己的疑点。然后,在组内讨论解决,对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代表汇总后展示在演练板上,再由组间讨论解决,讨论结果由各组代表进行口头或书面展示。

最后,教师针对展示情况进行点拨、总结出易错易混点以及原因和解决对策。

高中化学人教版全部教学设计

能说出氨气的理化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阅读,提高观察、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氨气理化性质及用途的研究,提高学习兴趣,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气的理化性质。

【难点】喷泉实验。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首先我给大家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叫做喷泉实验。倒置的烧瓶中装满氨气,胶头滴管中有少量水,老师在烧杯中的水里滴加少量的酚酞。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并回答】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很快倒吸进入烧瓶形成喷泉,同时水由无色变成红色。

【教师引导】同学们,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说明氨气有哪些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具体来学习《氨气的性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实验4-8的内容,解释喷泉实验中所出现的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

na2o2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有三种含义:一是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二是把思维空间还给学生,三是把表现机会让给学生。即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和完成课堂中的所有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去学习和探究。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启发、引导、点拨和解疑的作用。基于我校学生基础和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的现象,按照新课程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满足面对全体学生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我校全体化学教师在教科处的带领下,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联系我校实际情况,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逐步形成了以导学案为载体、以“三点两线一体化”为核心、以高效课堂为目标的有效教学模式,大力推行“不看不讲、不议不讲、不练不讲”的四段式教学模式。基本流程:

第一时间段,提前下发导学案,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预习,学生在上课时进行展示。(不看不讲)。

(一)课堂前10分钟。

(二)要求:

1、教师指导学生课前要研读课本,搜集相关信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建立初步知识体系,解决导学案不看不讲的基本问题和练习。

2、课堂的前10分钟要完成学生预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展示的形式可以多元化,根据具体内容可采取小组汇报、个别提问、爬黑板板书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对于同一个问题要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同学展示,以便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和思路,引起质疑和交流。

3、教师要对学生展示及时进行点评和纠正,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二时间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教师与学生就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分析,教师就学生遇到的困难与疑惑进行点拨讲解。(不议不讲)。

(一)时间安排:课堂中段约20分钟。

(二)要求:

1、对于导学案围绕重点难点设计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删减或增补)。

2、遵循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展示——质疑——交流的程序完成学生议的环节。针对学生在做——议——质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要给予具体的引导——点拨——解释——讲解。

3、老师要在引导——点拨和讲解中,适时总结出典型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要保证学生议的结果能够得到展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解法和质疑是本环节成败的关键,切忌未做先议、一人独议、以讲代议。

第三时间段: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检测反馈,当堂练习,及时点评。(处理好知识的落实和迁移能力不练不讲)。

(一)时间安排:课堂大约10分钟。

(二)要求:

1、注意学生练习的量、对导学测评基础检测部分内容可以调整。

2、课后练习要注意定时练习、限时交、及时批改、下节讲评。

第四时间段:小结。

(一)时间安排:课堂最后5分钟。

(二)要求:

将所学知识引申,并进行分析评价,形成课堂总结。(教师小结或学生小结均可)。

四段式教学模式已在我校大面积推广,初步显现成效。四段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先导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推到课堂学习的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从而发挥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高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倍,即。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复习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化学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学生认识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的理论基础,对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电化学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态,可通过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从教材安排来看,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及“离子反应”之后,元素化合物内容之前,这既能发展夯实之前对物质及反应的微观认识,从不同角度建构出新的化学学习思维,又能帮助学生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物质性质,完善新课标中提出的价类(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分析思路,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建立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价、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等基础知识。而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分类思想在化学物质及反应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初步形成分类观;而第二节“离子反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初步形成了微粒观;并且宏微结合的思想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认识物质及反应的维度越丰富,越能接近其本质。而本节内容则将突破学生在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建立一个新的维度,即从化合价(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继续深化学生的变化观,同时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物质层面:仅能从初中物质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反应,难以深入到化合价或电子转移的微观角度揭示氧还反应的本质。

2.认识停留在孤立层面:难以理解氧还反应中所蕴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3.认识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将所建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顺利应用于预测物质性质或解决物质转化等实际问题。

因此需要以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为基础,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概念,构建从化合价认识物质性质的维度,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三、教学目标

1.从宏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以日常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实例引入,通过对反应进行分类引发认知冲突,从宏观物质切入,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2.从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借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达氧还反应中电子得失、电子对偏移的微观过程。会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电子转移过程,完成对氧还反应认识的进阶。

3.通过具体实例,明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能列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蕴含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并认识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4.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学会从宏观角度(元素化合价升降)对氧还反应进行辨识,能从微观角度(电子转移)理解氧还反应本质。

2.能掌握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会用电子转移方法分析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

3.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模型,会用其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温故知新,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教师引导:【任务1】 依据物质分类标准,将氧化铁,氧化铜分类;并依据物质转化规律,将其转化为金属单质,并写出反应方程式;依据基本反应类型,将反应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

(1)将氧化铁、氧化铜分类。

(2)写出氧化铁、氧化铜转化成金属单质的反应方程式。

(3)将反应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从物质分类及转化这一任务入手,不仅可以诊断评价学生对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掌握程度,同时可引入新的问题:当现有的标准无法准确将反应进行分类时,将会出现新的维度,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2.观察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学生活动:

(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上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角度观察两个反应的特征。

(3)在教师引导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设计意图:从初中得氧失氧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进阶到从化合价角度认识反应,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引入另一维度将反应进行分类,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表面特征。

(二)环节二

1.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师引导:【任务2】基于原子结构,以氯化钠与氯化氢的生成为例,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学生活动:

(1)分别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据“八隅体理论”,讨论得出氯化钠的生成过程中需要电子得失。

(2)分别画出氢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得出氯化氢的生成过程中需要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氧化还原本质为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

设计意图:完成由物质到元素再到微观电子转移的探究过程,由宏观至微观,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的核心素养。利用原子结构的简单模型,让学生寻找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证据,并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2.利用“单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引导:举例介绍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与得失电子等基本概念,示例分别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理解氧还反应中对立统一思想。

学生活动:

(1)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氧还反应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其中的联系。

(2)模仿示例,学会使用“单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观察理解氧还反应中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并感受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设计意图:明确氧还反应的基本概念,体会氧还反应所体现的对立统一的思想,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3.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教师引导:结合具体实例,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学生活动:思考,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强弱律、价态律、优先律、转化律、守恒律。

设计意图: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理解更有利于判断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

(三)环节三

1.列举总结氧化剂、还原剂。

教师引导:举例给出具体生产生活中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完成给定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上一环节内容的掌握情况,熟悉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感受氧还反应的价值。

2.将氧化剂、还原剂分类整合,形成有序思维。

教师引导:【任务3】结合已有知识,列举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问题解决提供依据。

学生活动:

(1)列举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2)将氧化剂、还原剂进行分类归纳,如:氧化剂包含非金属单质及含较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还原剂包含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含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

(3)从所归纳出的物质中挑选合适的氧化剂、还原剂进行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有意培养学生归纳、分类等思想,并让学生感受这样的思想方法的实际用处,其次建立反向思维,学生不仅可以从反应分析物质的性质,也可以从物质出发,依据反应原理,对反应进行预设,更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四)环节四

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任务4】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从海带灰中提取碘单质。

学生活动:

(1)设计实验,确定海带灰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

(2)设计合理分离步骤,将海带灰中的碘离子转移到溶液体系。

(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将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并完成实验过程。

(4)选择合适试剂,检验碘单质是否被成功提取。

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模型的理解,体会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探究物质性质。

教师引导:【拓展作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学生活动:基于元素化合价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设计意图:强化化合价这一维度在物质性质分析中的重要应用,呼应本课一开始物质分类在物质性质分析中的应用,建立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分析方法,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提供指导。

化学教学设计

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重点】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元素的知识,思考氯化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钠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问题】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播放视频】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观察并回答】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提出问题】思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钠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问题】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7个,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1个,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会得到1个电子。由此可知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cl-,na+和cl-共同构成氯化钠晶体。(教师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或者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师讲述】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原子的电子式如何书写。)

2.离子键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

【学生回答】氯离子和钠离子。

【学生回答】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不会中和,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说明阴阳离子之间除了吸引力之外还存在排斥力。

【教师引导】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

【学生回答】mgo、na2s、nacl、na2so4、nano3

【教师补充】nh4cl、(nh4)2so4也属于离子化学物。

【教师总结】离子化合物存在于:(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4)nah、kh等活泼金属氢化物。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解析:用电子式表示如下,教师要强调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分开来写。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元素的原理除了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物质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形成物质?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9%以上。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经过几次教学尝试,我认为微课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在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中对电解水的实验中,使用微课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自行总结,那么既可以弥补实验的空缺、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另外,因为氢气是易爆气体,因此氢气的.验纯是很重要的,但是仅仅讲解学生是不能理解的。而观看视频之后,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当场就可以自行操作;而在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微课视频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讲解的清楚,实验现象也明显。观看结束后,我请学生闭上眼睛回忆并思考思考2个问题:1、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2、红磷能不能燃烧?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我觉得将微课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解决一下问题:

1、实验设备欠缺,难以操作。

2、实验难度大,有危险。

3、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时现象不明显,不易观察。

4、疲于赶进度,一些不太重要的实验可以观看视频。

5、实验基本操作的观看比单纯的讲解更有效。

但毕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形成基本操作技能和树立、培养科学态度的过程,所以微课在应用是也要把好这个度。而这个度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化学教学设计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会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原电池。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中学生对“电”的内容的认识不仅来源于生活经验,而且来源于学科学习。在生活经验方面,不仅接触了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而且接触了干电池等化学电源;在学科学习方面,学生不仅接触了摩擦起电,而且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能,此外还学习了关于电的初步知识(如电源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等内容),因此对电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学1》已较为系统的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学习了钠、镁、铝、铁等有关的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些经验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能力上的准备。

同时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它的教学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后续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原电池的教学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本节课则学习化学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即电能,由于电化学知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领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十分重要。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必修模块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听到的和摸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苯就是几种典型代表物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列为必修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对学生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它是对中学阶段烃类成键知识以及性质的总结与拓展。学好苯的知识对后续有机物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甲烷和烷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特征反应。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苯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先行组织者”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例举苯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并能够描述其结构特征;通过苯与溴、浓硝酸等反应,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训练,进一步认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以苯为例,论证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显地表现出科学解释必须与实验证据、自然观察相一致的实证精神;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家们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具有的意义,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体会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认识技术的更新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以化学史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法。

20xx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一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在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时,采用的是“抛锚式教学”。

本节课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设置了八个学习任务,将一个完整的发现苯、认识苯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运用引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亲历“苯的发现之旅”,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训练科学方法。本课采用化学史和科学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证实(或发展)串联起来,按科学发现基本过程的顺序设计教学程序。从发展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角度出发,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c6h6可能的链烃结构简式,然后设计实验否定苯具有链式结构,从而发现并明确问题。再通过介绍凯库勒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从运用假说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

依据心理学知识,人类获取的信息80%来源于视觉,多种感觉协调运用时,获取的信息量就更大。因此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幻灯片与板书结合的呈现方式增强信息刺激力度,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尽可能多地获取有效信息。

教具:苯分子结构模型、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装置及其药品。

化学教学设计

通过实验,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

能力目标通过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的设计,初步提高气体反应装置的设计能力;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这些物质的物质性质和用途不同,但却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运用学生已学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已增长学生的知识链、能力链。如碳的化学性质中,关于碳还原性的教学,可提示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自己设计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提高探究能力,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

2.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科学研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网上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善于观察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同时将所学化学运用于社会中解决科学问题。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

化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 药匙 试管 胶塞 红磷白磷热水

相关推荐

内外抹灰合同(实用16篇)

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双方可以明确约定合作目标、方式、时间、地点等重要细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合同协议的要点,以下是一些案例分析。甲方:乙方:为明确双方权益和责

骨科医师述职报告(精选18篇)

工作总结是一种对自身工作成果的总结和反思,它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同行业和岗位的述职报告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撰写自己的报告

农村门面房买卖合同(通用16篇)

买卖活动广泛存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商品、房地产、股票等。在买卖中,诚信和信誉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诚信经营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卖方(以下称甲方)姓名:身份

产品营销策划方案案例(实用22篇)

策划方案的实施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每个人都理解并能够落实方案。了解其他人的策划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方案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认知小结(热门17篇)

光阴如水,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触吧,不妨把这些记录下来,写一份小结吧。那么你有了解过小结吗?这次本站为您整理了大学生职业生涯

员工分享心得体会(实用20篇)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可以深化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理解和领悟。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在项目中的团队合作经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的体会和感悟;

矿山测量实验报告(模板18篇)

报告的引用和参考文献应该遵循学术规范,确保信息来源的可信性和可查性。对于写报告范文感到困惑的同学,以下是一些参考范文,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总

妇儿药房工作总结(优秀22篇)

一个月的努力和付出应该得到总结和认可,这样才能更好地规划下一个月的工作目标。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们如何通过月工作总结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理念(汇总18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是为了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三角形的面积是在学

建筑安装设计合同协议书(优质16篇)

在签订合同协议之前,双方应充分了解合同的内容和条款,确保双方的权益不会受损。如果您不知道如何起草合同协议,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进行合适的调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