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教育论文 > 精选培养教育考察情况如何写(5篇)

精选培养教育考察情况如何写(5篇)

作者: 曹czj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精选培养教育考察情况如何写一

ok3w_ads("s005");

摘要:日本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以科研创新能力闻名,本文通过分析其办学与人才培养理念以及通识教育、pocket seminar(小班讨论课)等课程设置的特色做法,总结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发现:课程设置注重全校联合,统一向学生提供始终“一贯”的跨专业教育课程;大力充实多样、和谐的通识教育,尤其注重本科新生教育内容;建立全校范围的质量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并实现经验共享。

关键词: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京都大学;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3-0081-04

日本不仅是个高等教育高度普及的大国,近年来屡获诺贝尔奖的事实也显示出其蓄积的科学创新能力逐步凸现。日本的国立大学因长期受国家政策支持而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这一点与我国大学设置主体及经费投入特点有较强的类似性。本文以日本国立大学法人中以科研创新能力闻名的京都大学为考察对象,立足于其课程设置、通识教育、小班讨论课等特色做法,通过对其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京都大学向来崇尚学风“自由”,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挑战现有框架,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保障制度。

一、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

日本国立大学在建校之初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沿袭了政府(文部省)提出的“根据国家需要,教授及探究学术技艺”(《帝国大学令》第一条,1886年)作为办学理念。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京都大学决定重新明确办学理念,并于2001年12月正式发布。

京都大学的办学理念(大学章程)短短500余字,却涵盖基本理念、研究理念、教育理念、社会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等多项内容。其中基本理念部分写道:“继承和发扬建校以来自由之学风,积极应对各类挑战,为实现地球社会的和谐共存做出应有贡献”。需要注意的是,京都大学一贯标榜的“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而是21世纪“人类共同体”视野下负责任的自由,意为不受既定框架束缚,发扬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京都大学的办学理念强调“创新”与“和谐”,尤其是“地球社会”和“和谐共存”分别取代了以往的“人类社会”和“持续发展”概念,使其办学理念具有面向未来的普遍意义。

京都大学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方针。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强调自主学习,以多样、和谐的教育体系为基础,通过“对话”促进自主学习,培养对知识的继承和创造精神。第二部分则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具有高深的教养、广阔的视野和强烈的责任心,能够为地球社会的和谐共存做出贡献”。

京都大学遵循上述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将本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定位为“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国际交往能力精湛,在社会各条战线上都能发挥重要领导作用的人才”。为达到上述目标,京都大学采取了全校统一和院系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同时做好教育方法指导、教师培训(faculty development)、后勤保障等配套工作,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设置与通识教育

(一)课程设置

首先,“灵活多样、选择自由、循序渐进”是京都大学课程设置的一大特色。从全校来看,所有本科生进校后不分院系、专业,从一年级开始主要选修通识课程,直至二年级期末决定院系专业方向。如图1所示,三、四年级同样有通识课程可供选择,同时也有少量的专业课程可供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选择。也就是说,无论学生所属院系如何,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地对自己的本科课程进行规划,自由地选择由不同院系开设的全校通识教育及专业课程。

而从院系来看,课程设置由各院系分别负责。一方面,各院系根据各自的理念及教育方针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学生们也根据各自毕业后的就业意向选择相应的课程。通常,学生从进校起就可以接受专业教育;随着专业方向的逐渐确定,很多学生都会倾向于选择某个教师的研究室或是某门讨论课作为自己学习专业课程的主要平台。这种院系内细分的各种小型专业团队,不仅可以使学生得以接受细致的专业指导,接受教育的方式更由通常的以讲义为主拓宽为讨论课、实践课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另外,随着专业水平的提高,京都大学的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需要同时选择其他院系的专业课程。因此,京都大学的“灵活多样、选择自由、循序渐进”不仅针对通识课程,还体现在对专业课程的选择上。

上述特色课程设置构建了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而为了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京都大学采用了全校总动员式的教学管理系统。首先,为了保障课程体系顺利实施,京都大学在改善教学方法、从严合理评估成绩(gpa、多元评价)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其次,为了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京都大学还创造性地开发了教师发展系统(fd),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最后,为了鼓励学生实践“自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并创造这样的条件,京都大学图书馆不仅实现了24小时开放,馆内还设有学生研究室,并有助教常驻,即时解答学习、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⑤。

(二)通识教育

在京都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是新生入学之后最早接触并伴随本科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课程。因此,通识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本科生课程设置甚至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最终成效。为了让所有同学充分了解通识课程内容,京都大学将全校所有通识课程的教学大纲汇编成《全校通识课程教学大纲》,同时将课程信息在校内网“全校通识课程教务情报系统”上予以公开,供学生选课时参考。

京都大学通识教育(俗称“教养教育”)约占本科毕业所需学分的40%左右,五大类的课程设置由独立的通识教育学院(人文社科类课程)和理学院(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负责协调所有其他院系共同完成(表1)。

以2011年度为例,京都大学共开设了1048门超过3000个课堂的全校通识课程,其中包括人文社会科学(365门)、自然科学(400门)、外语(119门)、体育卫生(9门)、综合学科(155门),以及本校未能开设的可与外校共享的艺术类(28门)等课程。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为1529人,其中在编教师1190人,占全校在编教师总数2868人的41.5%。本科生上学期的选课人数为8870人(下学期8142人),占本科生总数13389人(下学期13316人)的66%(下学期61%)。这些课程不仅包含了某些高深的专业课程,也涵盖了专业基础课和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学术修养、语言能力以及基础知识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京都大学全校通识课程中还包含三类特别的课程。第一类是专为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小班讨论课(pocket seminar,167门);第二类是与交换留学生等同堂上课的全英文课程(kuinep,kyoto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30门);第三类是国外短期留学课程(5门)。尤其是小班讨论课,可谓京都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三、小班讨论课

京都大学的小班讨论课始于1998年,专为刚入学的新生开设。这类上课人数控制在10人以下的课程,其内容本身就是“京都大学入门”——京都大学自我展示的平台,新生通过该平台得以尽快了解京都大学。正因如此,小班讨论课原则上仅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进行,实际上起到了从学术层面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意外效果。

开设课程数量方面,从最初的不到100门逐渐增多,最近几年都维持在超过140门的水平。新生中有近60%的同学申请,其中近8成的同学能够如愿。小班讨论课开设以来的课程数量、申请及选课人数等情况如表2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小班讨论课完全属于自愿(义务)课程。教师自愿(义务)开课,不计工作量;新生自愿选课,不计学分。尽管如此,课程试行后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2008年学生的基本满意度达94.0%,对自身听课态度的认可程度也达84.4%。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以及自身对待学习的态度,都取得了较好的课程设置效果。由于课程大多在授课教师个人的研究室内进行,学生们普遍反映小班上课能够近距离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而且有机会认识更多跨学科的同学,感受到了小班授课的独有魅力。

另一方面,教师对课程的基本满意度也达到了86.4%,对听课学生学习态度的基本满意度高达95.5%。教师认为小班讨论可以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也能够进行一些更为细致的研究指导。教师对课程本身的满意度以及对学生的评价,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点特别值得强调,因为教师似乎也认同这种“义务”课程的形式,即在本科入门阶段引导学生进入各自的专业研究领域,以激发学生对研究的兴趣。

京都大学小班讨论课不仅得到师生双方的普遍好评,同时也得到各类第三方评估机构的高度肯定,巩固了其作为京都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的重要地位。但是,该课程的自愿、义务性质带来了教师工作量增加的负担;同时,学生对扩大课程的需求引发的现实矛盾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凸显。另外,来自教师层面的相关经费支持、田野工作的安全管理、选课保证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课程设置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中间环节。为了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确保生源质量以及最终考核也同样不可或缺。为确保人才培养系统的顺畅、高效运作,做到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京都大学于2003年增设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机构,专门负责全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工作。该机构从招生、教育(课程设置)、毕业三方面分别制定相应方针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估,还专门设置教师发展中心(fd),全面把控人才培养质量工作。

具体来说,招生工作由各院系负责,院系根据各自的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自主决定考试科目及内容。对考生的要求,除了检测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之外,是否理解京都大学的自由学风和办学理念,是否具备主动学习、独立钻研能力,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项目内容。在课程教育方面,京都大学通过信息公开制度,向学生明确各院系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课程计划、考核办法和标准、毕业条件,并据此提供高质量、富有特色的教学教育及成绩评价。

学位制度规定了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要求学生根据院系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完成所需课程及学分、通过学士学位考试。毕业所需课程,从课程的专业性来看,包含全校通识教育类课程和各学院专业课程。另一方面,从课程的授课方式来看,除了通常的讲义类科目之外,还根据各学院的不同方针,设有讨论课、实践课、田野调查课以及论文指导等多种形式。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行高水平研究、努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京都大学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方面不断摸索和创新。例如,持续不断地进行高质量的全校通识课程和学院本科专业教育,同时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整合全校资源并为此进行合理的师资配置;把握学科动向和社会变化,确定合适的招生人数,维持、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学校的理念、目的相呼应,向教职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提高机会,不断提高其教育水平;根据各学院、各校区的特点,整合必要的教育环境,强化学习、研究支援机能。

五、结论和借鉴

京都大学的课程设置灵活、自由、渐进,但专业课程多由各院系分别自主开设,学校方面则专注于通识教育的整体设计。通过专业机构科学整合全校资源,京都大学统一提供始终“一贯”的跨专业教育课程和多样、和谐的通识教育,尤其注重培养本科新生的自主学习、继承与创造精神,并建立全校范围的质量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并实现经验共享。结合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思考。首先,改变通常由教务处等行政部门主导课程设置的做法,成立具有专业研究能力的课程研究团队,不断改善和提高全校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大力充实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改变“毕业导向”的传统选课模式,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确保新生在课程选择上的自主空间。最后,淡化专业色彩,尤其是低年级的专业色彩,逐步放宽转院、转系、转专业的条件限制,通过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挖掘并拓宽本科教育创新人才的潜力与成长空间。

相关热词搜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本科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精选培养教育考察情况如何写二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推荐度:
  •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推荐度:
  •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心得 推荐度:
  • 素质教育心得 推荐度:
  • 学校素质教育活动方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初中英语如何培养素质教育

目前,在大多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大多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看重学生的成绩,对学生是否能够全面发展根本不在乎。重教轻学,教师只是简单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些情况使英语学习变得机械死板,学生即使是具有很高的考试成绩,也并不能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熟练的使用英语这一工具。本文从农村的初中英语教育现状以及学生的情况谈起,继而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的探析。本文在一定程度之上,具有参考价值。

一、当前农村英语教育的情况

在我国,农村因为受到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其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而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唯有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才能够促进农村的发展。在当前,农村的初中英语教育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一)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通过对农村初中生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其与城市学生的主要不同之处就是他们在课余之时要承担一部分的农活。这使得初中生能够用于探索英语知识,记忆英语单词的时间变得更少或者是没有了。这样很多学生不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培养起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不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

(二)学生缺乏对英语的正确认识

目前,在农村中大多数的初中生在学习英语时,只是注重英语的“写”和“听”两方面,即答卷和听力。对于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不够重视。这样的情况使学生学出来的多是“哑巴英语”。

(三)教师自身能力较差

据相关统计,在英语教师奇缺的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合格率不足60%,而在这些合格教师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词汇掌握量不达标,甚至是只有两千到三千。这样的词汇掌握量是远远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的。此外,用于对英语教师培训的资金较少,不能够对全体英语教师进行良好的培训,甚至有的教师根本得不到培训。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初中里,尤为突出。

(四)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推行,但是在农村中,因为教学观念的落后致使很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一情况,严重的.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得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纸空话,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依旧停留在记忆单词和语法上面,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符合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要想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教育观念

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目标,其在教育观、学生观以及教学观上与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①在教学内容上,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出发点,而应试教育则是强调考什么教什么。②在培养目标上,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知识注重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知识的掌握情况。③在对待学生上,素质教育没有好坏学生之分,注重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改正缺点,而应试教育则是依据成绩的好坏来判定学生的优劣,具有很强的等级观念。④在教学过程上,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而应试教育这是老师讲,学生记,不重视学生的参与。

从上面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来看,要想在初中英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改变教育观念,坚决反对应试教育。在学校内开展“全面认识素质教育”的相关活动,使教师以及相关教育人员能够明确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并且知道其与应试教育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并且具有终身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要想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就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由“老师教,学生学”逐步转变为“学生学,老师引导”。从而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要想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强化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全面提升英语教师的素质。使教师能够达到英语教学所需要的水平。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一定的培养,使其能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明白“如何教学”。而没有条件的学校,则可以开展自学活动,让全体英语教师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自我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英语教师的素质提高上来了,素质教育才能够更好的实施下去。

(四)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兴趣,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名优秀的老师。要想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英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时,教师要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培养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

四、结束语

在农村英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施的过程是漫长而坎坷的,但是其成功之日并非遥不可及。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快更好的在英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使其能够顺利的走向高中课堂,为不久之后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s("content_relate");

【初中英语如何培养素质教育】相关文章: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05-06

初中英语如何培养学生听力能力05-06

初中英语学生文化意识该如何培养的论文07-07

如何通过舞蹈教学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05-06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8-29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05-06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05-06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05-06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05-24

精选培养教育考察情况如何写三

ok3w_ads("s005");

【摘要】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有力工具,也是完成德育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其它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音乐教育是以最富有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教育,它通过音乐的特殊艺术形式,即歌曲、乐曲等作品的教学,让学生体验音乐形象的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同学们就是在接受音乐艺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的。

【关键词】德育功能 理想情感 社会公德 美化心灵

乐教育对于心灵美的塑造、德育教育的独特功能,早在古代人们就认识了。《乐记》中说:“清明像天,广大像地,始终像四时,周旋像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入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大小相成,始终相生,倡和清浊,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移俗,天下皆宁。”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的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的德育作用。因此,在进行音乐教育培养人的审美观点的同时,要进行思想教育,美化人们的心灵,使之融会贯通,达到读书育人之目的。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陶冶学生的理想情操

如:《烈士纪念碑前》是一首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歌曲对革命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向革命前辈学习的情感,形象地表达了青少年仍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先烈为祖国、为人类献身的革命精神,积极进取,刻苦学习,努力做无产阶级可靠的接班人。又如:《可爱的学校》是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歌曲以舞蹈般的节奏、轻快优美的旋律塑造了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少年儿童赞颂教师、热爱学校生活、励志好好学习、长大献身祖国建设的欢快心情。同学们通过学习这样的歌曲,抒发了对学校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不辜负祖国期望的心情,从而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二、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时代的号角、人民的心声。这些音乐作品,通过流畅优美的旋律、明快完整的节奏、真挚朴实的情感、清新质朴的音乐风格,塑造出了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具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对人民有很深刻的教育作用。

如:《红军根据地大合唱》是一部反映我国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壮丽史诗的大合唱,其中,《革命的风暴》展现了一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斗争势不可挡的动人画面,《长征的队伍走了》以深沉、激奋的朗诵性歌词控诉敌人围剿给根据地带来的巨大灾难,继而以稍快而有力的歌声,显示了人民坚持斗争、誓报深仇的不屈精神,这些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学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地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三、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它的内容不是简单理性的喜、怒、哀、乐,而是思想和精神的展现,具有一定的品质倾向。如:朝气蓬勃、雄壮有力、自信、优美、欢乐等情感对学生情操容易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激发他们努力进取、奋发向上。而缠绵、凄凉等情感则易于引诱学生走向消极、低沉。在培养学生情感品质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以健康优美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道德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合乎一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感,是人类的高级社会情感。音乐的情感往往蕴含着一定的道德内涵,体现着一定的情操和理想。贝多芬不仅认为“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而且还以自己英雄的音乐风格表现出“通过斗争,得到胜利”的伟大信念和不畏强暴的精神。所以,在进行音乐教育中,应注意对道德感潜移默化的形成作用。

四、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学校里,组织歌咏比赛和业余合唱、合奏等活动,都是以集体活动的面貌出现,大家都非常懂得协作配合的重要性。即使是独唱、独奏,也有与伴奏合作的关系、与观众上下呼应的关系。这种“集体活动”的组织,是为了培养有利于实现共同的纪律约束、有共同意识的心理凝聚力的群体。

声音的和谐,音高音准、情绪速度的一致,都要自觉地维护合唱、合奏中在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有利于形成具有统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学生集体,他们会自觉自愿地接受纪律的约束,从而有利于培养青少年遵守纪律、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音乐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五、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

艺术活动,对于社会的政治需求以艺术手段来组织学生,使得他们的行为准则、思想品德达到社会规范化。这种功能是根据社会需求使个性在精神上汇入社会的总要求。我们平日宣传理论道德、法制教育,其目的是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人人遵纪守法,讲究社会公德,以其推动社会需求。在校内可开展主题音乐讲座、爱国主义大联唱、歌咏比赛等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活动。在仪式性艺术活动中概念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艺术手段使教育者在思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上达到与社会同步。仪式性艺术育人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对学生在思想品行上的需求与德育有着相同要求。德育对学生的要求是社会舆论告诉人们怎样去做人,音乐艺术是靠审美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上符合社会的总要求。

因此,音乐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一代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激励和发展人们为祖国现代事业而献身,建设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7(03).

[2]易新华.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江西教育.2009 (18).

相关热词搜索: 德育 音乐教育 培养 学生 要加强对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精选培养教育考察情况如何写四

ok3w_ads("s005");

摘 要: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要关心幼儿心理和身体等多方面素质的提升。自信心是幼儿心理素质的体现之一,自信心的建立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还会提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处事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自信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8-0165-01

doi:10.16657/1673-9132.2019.08.143

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关键的。自信心作为幼儿的心理素质之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自信心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幼儿在这一时期的学习和发展,还会在其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贯串到具体学科、具体知识的讲解中,可以采取组织幼儿完成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参加多样化的拓展活动、给予幼儿充分的鼓励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

一、完成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

幼儿自信心的体现之一是他们对相关学习任务的完成程度。通常情况下,如果幼儿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有进一步的认识,自信心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因此,教师留给幼儿的具体任务是否符合他们的能力,幼儿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幼儿教师在留给幼儿学习任务时,只考虑到教材要求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没有对班级内幼儿的实际能力进行综合考虑,导致学习任务不符合幼儿自身的学习情况。也有部分教师忽略了幼儿本身的差异性,留给不同的幼儿完全一样的学习任务,这也会导致部分幼儿在接触难度较大的任务过程中,丧失学习信心。因此,在具体的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并考虑到不同幼儿的差异性,制订难度不一的多个学习任务方案。对于幼儿而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只要态度足够认真,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思考,教师就应该认可他们的努力,让他们认同自己的能力,提升自信心。这样做是因为学习任务更适合幼儿自身的学习能力,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达成。

二、组织幼儿参加多样化活动

幼儿学习自信心只是其自信心的体现之一。除此之外,其他活动的完成情况也可以帮助其树立为人处世以及解决问题方面的自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把幼儿阶段的教育局限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而要通过拓展教学内容、组织幼儿参加多样化课外活动来提高其全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定具体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组织幼儿利用课余或课上时间来完成这一活动。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幼儿会因为兴趣高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果他们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其自信心会逐步建立。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折纸”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由于折纸过程中幼儿需要对各个步骤进行思考,其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这一活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保证幼儿的安全,是一种可行的活动教学方案。

三、给予幼儿肯定性评价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大部分学生都会对教师的评价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幼儿来说也是如此,积极性的评价可以起到良好的鼓励作用。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幼儿会对教师所说的话以及教学活动保持较高的重视程度,为了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保证其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肯定性的评价,使其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给予幼儿肯定性的评价并不是指不论幼儿做出怎样的行为都进行鼓励,而是指如果幼儿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或者进行有效的创新时,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即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结果不够理想,只要他们付出了十分的努力,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例如在组织幼儿“折纸”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是按照教给幼儿新的折纸方法的形式组织教学,在幼儿完成每一步折纸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给予其一定的鼓励,使幼儿能够肯定自己的能力,并且积极投入到下一步的折纸过程中。即使幼儿出现折纸错误的情况,教师也不要打击幼儿的积极性,而是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如果教师按照幼儿自主完成折纸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当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完成某一动物或某一形状的折纸时,教师更要给予其肯定性的评价,帮助幼儿确立自信心。

总之,不论是在哪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在学前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起到启蒙的作用,教师除了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幼儿自信心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分追求幼儿自信心建立的速度,而要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贯串到学科知识实践活动等各项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步帮助幼儿确立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乔婷.论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参花(上),2018(6).

[2]柴禰怡.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读书文摘,2016(14).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龚娟(1990.8— ),女,汉族,江苏镇江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幼儿教育 自信心 幼儿 培养 策略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精选培养教育考察情况如何写五

ok3w_ads("s005"); 一、基础教育是民族创新精神的源泉和基石 
人类在跨入21世纪之际,正要经历一场跨入千年史册的巨大变革,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社会正在迅速向全球扩展,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使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为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已成为中华民族紧迫的历史使命。 
这里讨论的“创新”主要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事业创新,所谓知识创新是指能够从根本上影响科学、技术、管理方面的新发现、新概念、新理论、它们往往产生于激情驱动之下的盲目直觉思维,这是一种元创新,是人类知识大厦中的顶尖部分,一旦产生就将对人类的社会和生活有重大影响;所谓技术创新则是指在新知识统帅下对科学生产、社会管理、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操作层面的革新与创造;所谓事业创新则是指人类建立在革新基础上而创立的产业或事业,是基于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结构单元的创新、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结构单元运行方式的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事业创新将构成人类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自上而下发展的“不竭动力”。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事业创新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某种“超人意志”的体现,它们的实现是人类创新精神的体现,是创新精神在人类生活中高扬的成果。 
何谓“创新精神”?各家解说、解释颇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笔者认为:不同凡响的思维品质(每天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敢于提出创意),合作、行动和实践能力,以及奠基于社会责任感之上的对真理不懈追求的敬业精神是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三大支柱。 
人们往往批评,在年小儿童身上观察到的创造力要比在年长些儿童或成人身上观察到创造力容易得多。年纪稍长的人并不是缺少创造力,而是他们的创造力被压制了,例如在学校中,有数百种途径使儿童知道犯错误是不可以的,因此他们变得害怕出错,也害怕冒风险独立地思考。如果我们一方面对循规蹈矩的儿童进行奖励,另一方面又期望儿童成人后具有创造力,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是压制他们的创造力,而是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那么教育就能成为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大源泉和最有力的基石。 
美国心理学家r.j.斯腾伯格指出:你想让你的雇员、学生或孩子发展创造性智力的惟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你自己树立成一个具有创造力的角色榜样。要想激发别人的创造力,你自己必须有创造力。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要开发儿童的创新潜能,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那么基础教育本身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创新 
中原油田基础教育的创新首先在培养目标上进行转变。1996年《中原油田实施素质教育,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规划与发展思路》提出,中原油田的基础教育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培养全体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让他们能成为适应中国和世界21世纪发展需要的具有高度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生活行为方式,具有开放的胸怀、合作的精神和全球意识的新一代公民。尤其,“国家第三次全教会”的召开,更加鼓励中原油田的基础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和发展性学习能力,这种学习不单纯以头脑贮存“知识”的多少为衡量标准,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兴趣、态度、思考力、判断力、个性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要素,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从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出发,中原油田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以社会责任感为基础的“敬业”精神。这是所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事业创新得以发生和成功的根本。实践表明,当人们热爱他所从事的工作时,最具有创造性。同时几乎任何一种创造活动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阻抗,而创造者在碰到阻力时是否有勇气和毅力去面对和克服困难,坚持努力直至成功则成为创造能否成功的关键。事实已经有太多的有价值的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归于沉寂,问题就在于创新者认为为了那些创新而付出的努力不值得,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创新带给他们的往往是惩罚而不是奖励时。而以社会责任感为基础的敬业精神将帮助创新者升华他们的创造动机,从而成为支持创造者获得足够的勇气和毅力的源泉。因此,当欧洲劳动社会研究所向欧洲的6个大跨国公司董事长调查“企业欢迎什么样的大学生”时,几乎无一例外表示:希望大学生具有灵活性、创造性和责任心。 
第二,以合作、创业、实干为特征的开拓能力。其内涵包括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的态度,主观能动敢于承担风险的创业精神,有效组织注重实干的综合管理能力等。在21世纪发展日益加速,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合作取胜,协作取胜、共同发展将成为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的学生是难以融入集体的孤雁,那么充其量只能成小才而不能成大器。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儿童创新精神的过程注重发展学生的团队意识,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意愿和能力,以及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 
第三,以国际关怀为视野的全球意识,在世界经济发展加速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原油田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级文明、卫生、旅游城市——濮阳市的一部分,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正朝着国际化、多功能,现代化城市方面飞速发展,其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内涵中必然要将培养开放的胸怀和全球意识纳入其中,以适应濮阳市“入世融入wto”国际化开放城市的要求,并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事业创新提供更广泛的天地。为此中原油田的基础教育将加强外国语言的教学。自1995年来,开设专门课程或在有关课程中渗透国际教育内容,增进国际间、民族间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多边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一些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开展广泛的教育合作;加强人员的交流和互访,不断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友谊、理解和信任,提高国际交往能力。
    三、基础教育内容的创新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基础教育内容创新正在成为世界性的改革浪潮,世界各国正在课程教材领域涌现着层出不穷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在中国,基础教育内容的革新也正方兴未艾,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教材多样化”的方针指导下,中小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中原油田自1991年开始实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以来,历时10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基本构建了以社会发展、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三个基点”,以必修、选修、活动为“三个板块”的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探索了素质教育在课程教材和学校课堂的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中原油田又及时推出了面向新世纪要求、体现中原油田创一流基础教育精神的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工程,试图进一步对基础教育的内容实施改革与创新,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健康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原油田的基础教育内容创新中有一些值得重视的特征,以科学教育为例: 
第一,在科学教育中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比较注重的是科学知识、操作技能和制作技巧的传授,而在科学方法的学习、科学过程的体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染、科学思想和科学价值观的发展上比较薄弱,这种状况正在改变,以期促进未来公民和科技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科学教育中注重培养“领袖型”和“创造型”人才素质。改变传统科学教育中以接受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书生型”、“工匠型”人才素质培养模式,而更强调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感悟能力,以及领导和管理研究工作的能力。 
第三,在科学教育中注重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性教学内容的开发,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社会和生活实际,脱离大多数学生发展水平的传统教学内容,着力于开发适合学生不同年龄特点、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具有时代精神、更新教育内容、增强科技含量、依托高新技术、激发创造潜能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性科学教育项目和内容。 
四、基础教育培养方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在传统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对青少年的培养是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重教有余,重学不足;书本学习有余,实践体验不足;选拔淘汰有余,提供选择不足。为此基础教育培养方式创新的重点就在于改变学生单纯、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开展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技能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中原油田教育处倡导在全局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变书本知识演绎推理性学习为问题解决式学习,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发展中选取有关的问题(专题、主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将这种学习方式运用在现行的所有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国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已将研究性学习列入活动课程计划,作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油田也已在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二期工程中将研究课程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共同构建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研究性课程体系中着重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自然、历史中发现问题,撷取课题,探索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研究、探索的过程中锻炼创造性思维、体验创造过程与情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这种新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基础教育发展方式的创新 
基础教育要真正承担起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大源泉和最有力基石的历史重任,那么还必须寻求发展方式上的创新。 
首先,在教育事业发展上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迅速扩大规模,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在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除了培养一大批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带领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外,还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使他们能在高科技的环境中去生存,去发展。因此迅速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才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的根本。然而中国“穷国办大教育,大国穷教育”的状况在目前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仅仅依靠政府的教育投入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使尽可能多的人接受尽可能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目标的实现将会有相当的困难。因此中原油田在基础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中小学的办学中去,扩大了基础教育的容量,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水平。至2000年底,中原油田的13年基础教育(含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率已经达到99%,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已超过了40%。 
第二,在教育管理上通过政策创新形成学校依法办学的机制,鼓励学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长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压抑了学校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中原油田在教育管理改革中提出“局教育处宏观指导,区域整体发展,学校为本实施”的学校发展政策,鼓励学校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办学治教。根据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根据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客观基础和条件,自主选择办学目标,形成办学特色。例如教育处正在通过政策创新,逐步下放课程开发的职责和课程管理的权限,让各级各类学校参与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让中小学拥有一定的课程开发和开设的自主权,通过课程体制的创新,确立学校开发课程的主体地位,使学校的自主性、人格化课程行为得到生长和发展,使学校课程的实施更加贴近学生发展多样化的实际需要,从而促进学校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三,在教育技术上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学习提供技术平台。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从基础上引发了阅读、写作、计算等学习与工作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又使人类智慧连为一体,正如比尔?盖茨所预言,“各地方的人在自己家中就能学习最好的课程、学习任何科目,由世界上最好的教师讲授。”孩子们的学习也将变得富有个性。中原油田正在大力进行基础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包括为中小学配置多媒体技术设备,实现学校间、区域间的联网、教育软件的开发、师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等等。可以预见,当人类智慧创造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全新、高效的学习模式时,教育也将完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历史性转变,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开发与合理配置,从而从根本上解放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基础教育 创新精神 培养 创新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相关推荐

培养教育考察情况范文如何写(八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2023年培养教育考察情况范文通用(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

精选培养教育考察情况范文汇总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有关培养教育考察情况范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

有关培养考察情况范文简短(九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2023年培养教育考察情况(精)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2023年培

最新培训主持词结束语通用(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培训主持词结束语怎么写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如何写培训计划实施方案模板范本(九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

培训计划实施方案模板如何写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